[发明专利]折叠四轮电动车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6277.8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1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肖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华军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折叠的四轮电动车,通过对车体及方向龙头的折叠伸缩操作呈现为三种不同状态:1、行驶状态 ,作为交通工具,可以实现安全平稳快捷的代步功能;2、折叠状态,折叠四轮电动车最大限度折叠以减小空间的占用,最小可以折叠到容积为0.7X0.44X0.29立方米的空间内,便于存放;3、拖行状态,在该状态下折叠四轮电动车变形成为一小拖车,可以在折叠四轮电动车电力耗尽或路面无法正常通行时人工方便省力拖行,在本状态下还可以作为行李车使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交通日渐拥挤,而公交路线存在线路固定、班次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人们对交通的需求,对于方便、快捷、经济的个人交通工具的渴求一直存在,传统的个人交通工具如自行车和电瓶车即为此需求的产物。自行车为人力驱动,环保但消耗体力,且速度较低;而电瓶车虽然解决了体力消耗和速度问题,始终存在安全隐患(双轮结构使其无法实现自稳定,高速时刹车更是存在危险)。同时两者共有的问题是由于体积占用大,需要存放在公用的停车地点,取用时往往会发现有摔碰的痕迹。本发明在此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折叠四轮电动车,相比传统的电动车,具有高速、安全、便于存放保管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折叠四轮电动车,通过对车身结构的折叠和伸缩变化为三种状态。行驶、折叠和拖行状态,分别对应于日常的交通代步、存放、拖行载物的功能。
折叠四轮电动车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前车身、后车身、操作杆。前车身以联接了两前轮的转向机构机架作为主体结构,通过伸缩杆端部的旋转关节与后车身联接,通过采用铰链的折叠机构与操作杆联接;后车身以安装有后轮、后轮驱动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等在内的后轮驱动组件为主体,通过伸缩杆端部的旋转关节与前车身联接,并安装有乘客使用的坐垫和靠背;操作杆作为控制折叠四轮电动车运动的机构通过带铰链的折叠机构与前车身联接,并采用伸缩结构以便减少存放空间要求;前、后车身之间是具有定位锁定功能的旋转关节,用以联接前、后车身。
通过前车身、后车身、操作杆三部分的联接机构和各部分伸缩杆的调节,使折叠四轮电动车各部分的位置形态满足行驶、折叠和拖行状态的需要,以适应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折叠四轮电动车行驶状态图
图2为折叠四轮电动车拖行状态图1
图3为折叠四轮电动车拖行状态图2
图4为折叠四轮电动车拖行状态的停放示意图
图5为折叠四轮电动车折叠状态图1
图6为折叠四轮电动车折叠状态图2
图7为折叠四轮电动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前车身组件示意图
图9为前车身组件示意图
图10为前转向机构示意图
图11为后车身组件示意图
图12为操作杆组件示意图1
图13为操作杆组件示意图2
1为操作杆组件,2为前车身组件,3为后车身组件,4为后轮驱动组件,5为坐垫,6为靠背,7为后伸缩杆组件,8为后车身旋转关节,9为操作杆伸缩杆组件,10为方向龙头,11为前转向机构组件,12为前伸缩杆组件,13为前车身旋转关节,14为后撑,15为方向龙头旋转轴心,16为连接铰链轴心,17为方向龙头把手,18为方向机结合面,19前转向机构机架,20为前伸缩杆连接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7所示,折叠四轮电动车由主要由操作杆组件1、前车身组件2和后车身组件3三部分构成。
操作杆组件1和前车身组件2之间采用铰链联接,16为连接铰链轴心,18为方向机结合面,前车身组件2和后车身组件3之间采用旋转关节联接,前车身旋转关节13和后车身旋转关节8的旋转轴心重合(图5、6)。
折叠四轮电动车处于行驶状态时(图7),位于操作杆伸缩杆组件9和前转向机构组件11上的方向机结合面18紧密贴合并锁定,乘客手握方向龙头把手17(图1),绕方向龙头旋转轴心15旋转方向龙头10,操作杆伸缩杆组件9内的传动机构将旋转通过位于方向机结合面19的机械机构传递到前转向机构机架19上的转向机构,驱动两前轮实现行驶时的转向。前车身组件2和后车身组件3伸缩杆之间呈大角度夹角(图7),并依靠前车身旋转关节13的结构与乘客重力共同实现定位锁紧,靠背6翻起与坐垫5呈90度夹角以便乘客乘坐,前转向机构组件11上的平面可供乘客搁脚(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华军,未经肖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6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电源无关的偏置电路
- 下一篇:一种球墨铸铁及其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