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能源动力汽车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0733.8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8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路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顺杰 |
主分类号: | B60L11/12 | 分类号: | B60L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鹤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源动力 汽车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氢能源动力汽车。
背景技术: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了对能源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当今世界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原因是目前所用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均属不可再生资源,地球上存量有限,而人类生存又时刻离不开能源,所以必须寻找新的能源。随着石化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终有一天这些资源将要枯竭,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的新的含能体能源。氢正是这样一种在常规能源危机的出现和开发新的二次能源的同时,人们期待的新的二次能源。
氢是可以取代石油的燃料,其燃烧产物是水和少量氮氧化合物,对空气污染很少。氢气可以从电解水、煤的气化中大量制取,而且不需要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大的改装,因此氢能汽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电解方法是所产生的氢气直接转化为电能,再供给发动机,价格昂贵,且耗费其他资源,因而影响了推广。而靠储氢供给发动机使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利用高压钢瓶(氢气瓶)来储存氢气,但钢瓶储存氢气的容积小,容易泄露,而且还有爆炸的危险;另一种方法是储存液态氢,但液体储存箱非常庞大,需要极好的绝热装置来隔热。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用氢取代石油、天然气产生动力,节约能源使用的一种氢能源动力汽车。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把水箱里的水通过上水泵、逆止阀加入高效发生器产生氢气,再把产生的氢气经氢气冷凝器冷凝后,经背压阀、安全阀、电磁阀,通过氢压力传感器和流量控制器进行压力传感及流量控制,然后经压力泵、逆止阀送入混合稳压罐,氢气经混合稳压后送入发动机,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最后经发电机发的电经逆变器送入蓄电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由于采用冷凝、控制、逆止和混合稳压装置和辅助充电设备,使水通过氢气发生器直接转换为可供发电机使用的氢原料作为动力,且氢气与空气能够均匀混合,完全可省去一般汽车上所用的汽化器,从而可简化现有汽车的构造。用氢作为汽车燃料,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不仅干净,在低温下容易发动,而且对发动机的腐蚀作用小,在燃烧时比汽油的发热量高,使汽车行车路远,可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其把水箱里的水通过上水泵、逆止阀加入高效发生器产生氢气,再把产生的氢气经氢气冷凝器冷凝后,经背压阀、安全阀、电磁阀,通过氢压力传感器和流量控制器进行压力传感及流量控制,然后经压力泵、逆止阀送入混合稳压罐,氢气经混合稳压后送入发动机,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最后经发电机发的电经逆变器送入蓄电池。
实施例2:如图1所示,其经高效发生器产生氢气后,再送入氧气冷凝器冷凝后,经压差调节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控制器送入电磁阀进行下道一工序。
实施例3:如图1所示,其辅助发电设备发电后经逆变器送入蓄电池。
实施例4:如图1所示,其蓄电池通过控制器控制氢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顺杰,未经路顺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07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