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屏用颜料衍生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7604.3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9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祝华;张广路;俞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添立润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7/20 | 分类号: | C09B6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屏 颜料 衍生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颜料衍生物,特别是一种液晶显示屏用颜料衍生物;本发明还涉及该液晶显示屏用颜料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分为电视、电脑、工业显示屏和监视器显示。液晶显示屏(英文缩写LCD)的核心技术是纳米高性能有机颜料的制造及相关超分散剂的制造。纳米高性能有机颜料在超分散剂及高剪切力研磨设备的共同作用下,于适当的溶剂介质中分散到颜料粒径小于100nm,颜料粒径越小、最终的LCD的象素越高,色彩还原越真。目前纳米高性能有机颜料的制造和供应基本被日本企业和韩国企业垄断,如DIC、TOYO、三星化学等。纳米高性能有机颜料(Nano high performance pigments, Nano-HPP)一般采用粗品高性能有机颜料与衍生物共晶的工艺,通过特定的工序制备而得。粗颜料具有高污染、投资大的特点。粗颜料基本是中国和印度生产供应。以颜料紫23(PV23)为例,生产一吨粗品,至少有1000吨颜色深,COD超高的废水,几乎无法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易分散,原生粒径小,粒径分布窄的液晶显示屏用颜料衍生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液晶显示屏用颜料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液晶显示屏用颜料衍生物,其特点是,其通式如下:
式中:
A:为C1-C12的烷基、磺酰基SO2-、磷酰基P02H-;
R1、R2:为C1-C18直链烷基,苯基或取代的苯基,环烷基;
n:为取代度,n=1-4;
P:选自铜酞菁蓝:
蒽醌红:
山道林黄4: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如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液晶显示屏用颜料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
(1)取铜酞菁蓝,氯磺酸,加入反应容器中并升温到135-145℃,在此温度保温7-9小时;加入氯化亚砜,温度下降至85-88℃;升温到90-92℃,保温3-5小时;然后冷却到20-25℃,用适量冰水混合物稀释,过滤,用适量蒸馏水漂洗2-4遍,至pH=3-4,压滤成滤饼;
(2)将滤饼加入到适量的蒸馏水中,搅拌至料完全反应开后,加入N,N-二甲基丙二胺,升温到80-85℃,带回流保温5-7小时;然后加入适量的质量浓度为25-35%的盐酸中和未反应的N,N-二甲基丙二胺,到pH=8-8.5,降温到25-30℃,压滤母液,用适量蒸馏水漂洗,压干;放入恒温烘箱,95-105℃恒温烘料5-7小时,粉碎,得成品酞菁磺酰胺颜料衍生物;
原料铜酞菁蓝、氯磺酸、氯化亚砜、N,N-二甲基丙二胺的重量比为140-145:740-750:93-96:28-32。
所述的铜酞菁蓝、氯磺酸、氯化亚砜、N,N-二甲基丙二胺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143.6:748.3:94.4:30。
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如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液晶显示屏用颜料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
(1)取蒽醌红,氯磺酸,加入升温到145-155℃,在此温度保温5-7小时,加入氯化亚砜,温度下降至85-88℃;升温到95-100℃,保温3-5小时;然后冷却到20-25℃,用适量的冰水混合物稀释;过滤,用适量蒸馏水漂洗2-4遍,至pH=3-4,压滤成滤饼;
(2)将上述滤饼加入到适量的蒸馏水中,搅拌至料完全反应开后,加入二乙胺,升温到70-75℃,带回流保温11-13小时,加入适量质量浓度为25-35%的盐酸中和未反应的二乙胺,pH=8-8.5,降温到25-30℃,压滤,用适量蒸馏水漂洗,压干;放入恒温烘箱,95-105℃,恒温烘料5-7小时,粉碎,得成品颜料衍生物;蒽醌红、氯磺酸、氯化亚砜和二乙胺的重量比为155-165:750-850:65-75:14-18。
所述的原料蒽醌红、氯磺酸、氯化亚砜和二乙胺的重量比优选为160:800:70:16。
本发明还公开了再一种如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液晶显示屏用颜料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添立润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市添立润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7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玻璃分割作业台的废玻璃桶
- 下一篇:无人值守变电站红外测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