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体减震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5610.5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曹凯;王荣;陈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K3/02 | 分类号: | B62K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体 减震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体减震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绿色便捷的交通工具,深受人们喜爱。两百多年来,人们乘骑的自行车都是在刚性车架的基础上加弹簧或减震器,以增加乘骑的舒适性,这样的自行车:一是刚性车架其结构复杂,制造工艺复杂,重量较大,造价高。二是加装弹簧或减震器会使结构进一步复杂,造价更高,同时因弹簧或减震器的使用寿命有限,故障率高,实际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体减震自行车,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重量较大,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体减震自行车,包括软体车头、中轴组件、后轴组件和软体车架,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软体车头部分由一根弹簧钢丝弯曲制成,弹簧钢丝的一端起始于自行车前叉段的一侧,延伸向上到弧形支撑段,再由弧形支撑段延伸向上到软体车头的车把段,经车把段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的车把段,并以中垂面为对称结构,向下延伸至自行车前叉段的另一侧,形成软体车头的车把段、弧形支撑段和前叉段;所述软体车架由一根弹簧钢丝弯曲制成C型结构,弹簧钢丝的一端起始于自行车软体车架上端,依次向后延伸至车座支撑段,之后向下弯曲至后轴支撑段,经后轴支撑段向前延伸至中轴支撑段,经中轴支撑段再向前上方延伸至软体车架下端后返回,在返回端形成的环状孔,并以中垂面为对称结构弯曲成型另一侧,形成两个重叠的C型;所述软体车架上端与软体车头弧形支撑段的上端是通过一组球形关节组件相铰接的,软体车架下端与软体车头弧形支撑段的下端是通过另一组球形关节组件相铰接的。
所述软体车头与软体车架铰接是通过两组相同的球形关节组件来实现的,所述球形关节组件包括球形关节头、球形关节座和内球面压紧螺纹,所述球形关节头一端为球头,另一端为螺杆,所述球形关节座中部开设有内球面凹槽,内球面凹槽口上设有内螺纹,球形关节头装在内球面凹槽内,通过内球面压紧螺纹将其固定在内球面凹槽内;球形关节组件分别设置于软体车架上端和软体车架下端,其中软体车架端与软体车头弧形支撑段的对应端通过球形关节座铰接,位于该球形关节座内的球形关节头上的螺杆穿过软体车架端返回端形成的环状孔,并通过螺母压紧,螺母下方的压片的一面设有曲线槽。
所述中轴组件轴外套的外表面同一母线上并排设有一对折耳,中轴组件通过这一对折耳固定在软体车架的中轴支撑段上。
所述后轴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弧形夹片,所述弧形夹片为弧形结构,弧形夹片的圆弧边缘上设有折耳,后轴组件通过弧形夹片圆弧边缘上的折耳固定在软体车架的后轴支撑段上。
所述车座组件包括车座、车座安装架、下夹片和车座螺钉,车座安装架下面横向开设有两个螺纹孔,车座螺钉穿过下夹片将车座固定在车座支撑段上。
所述球形关节座的两侧设有与车把段、弧形支撑段和前叉段过渡曲线相同的曲线槽,通过侧夹片将软体车头的相应部位固定在球形关节座侧面的曲线槽内。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 本发明的软体车架和软体车头均由弹簧钢丝经弯曲制成,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在乘骑过程中,无论是来自人体的重力,还是地面对车轮的颠簸力,均被软体车架和软体车头吸收,这样做既简化了结构,又达到减震的目的,明显改善了乘骑的舒适性。
2. 本发明结构简单,零件少,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乘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好。
3. 软体车架和软体车头之间通过球形关节与球形关节座相连接(相当于球轴承),这样既满足自行车头左右回转的要求,同时满足了软体车架在乘骑过程中上下颠簸的要求。
4. 软体车架和后轴组件、软体车架和中轴组件之间均通过折耳结构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且连接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球形关节组件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面图;
图5为图3的右视图
图6为中轴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7为后轴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右视图;
图9为车座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终端中的数据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石洗柔软粗毛纺织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