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体减震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5610.5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曹凯;王荣;陈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K3/02 | 分类号: | B62K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体 减震 自行车 | ||
1.一种软体减震自行车,主要包括软体车头、中轴组件(8)、后轴组件和软体车架两大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车头部分由一根弹簧钢丝弯曲制成,弹簧钢丝的一端起始于自行车前叉段(5)的一侧,延伸向上到弧形支撑段(4),再由弧形支撑段(4)延伸向上到软体车头的车把段(1),经车把段(1)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的车把段(1),并以中垂面为对称结构,向下延伸至自行车前叉段(5)的另一侧,形成软体车头的车把段(1)、弧形支撑段(4)和前叉段(5);所述软体车架由一根弹簧钢丝弯曲制成C型结构,弹簧钢丝的一端起始于自行车软体车架上端(16),依次向后延伸至车座支撑段(11),之后向下弯曲至后轴支撑段(9),经后轴支撑段(9)向前延伸至中轴支撑段(7),经中轴支撑段(7)再向前上方延伸至软体车架下端(6)后返回,在返回端形成的环状孔,并以中垂面为对称结构弯曲成型另一侧,形成两个重叠的C型;所述软体车架上端(16)与软体车头弧形支撑段(4)的上端是通过一组球形关节组件相铰接的,软体车架下端(6)与软体车头弧形支撑段(4)的下端是通过另一组球形关节组件相铰接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减震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车头与软体车架铰接是通过两组相同的球形关节组件来实现的,所述球形关节组件包括球形关节头(2)、球形关节座(3)和内球面压紧螺纹(21),所述球形关节头(2)一端为球头,另一端为螺杆,所述球形关节座(3)中部开设有内球面凹槽,内球面凹槽口上设有内螺纹,球形关节头(2)装在内球面凹槽内,通过内球面压紧螺纹(21)将其固定在内球面凹槽内;球形关节组件分别设置于软体车架上端(16)和软体车架下端(6),其中软体车架端与软体车头弧形支撑段(4)的对应端通过球形关节座(3)铰接,位于该球形关节座(3)内的球形关节头(2)上的螺杆穿过软体车架端返回端形成的环状孔,并通过螺母压紧,螺母下方的压片的一面设有曲线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体减震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关节座(3)的两侧设有与车把段(1)、弧形支撑段(4)和前叉段(5)过渡曲线相同的曲线槽(22),通过侧夹片(18)将软体车头的相应部位固定在球形关节座(3)侧面的曲线槽(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体减震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组件(8)轴外套的外表面同一母线上并排设有一对折耳(19),中轴组件(8)通过这一对折耳(19)固定在软体车架的中轴支撑段(7)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体减震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组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弧形夹片(10),所述弧形夹片(10)为弧形结构,弧形夹片(10)的圆弧边缘上设有折耳(19),后轴组件通过弧形夹片(10)圆弧边缘上的折耳(19)固定在软体车架的后轴支撑段(9)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体减震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组件包括车座(12)、车座安装架(13)、下夹片(14)和车座螺钉(15),车座安装架(13)下面横向开设有两个螺纹孔,车座螺钉(15)穿过下夹片(14)将车座(12)固定在车座支撑段(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6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终端中的数据通信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石洗柔软粗毛纺织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