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工作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3472.7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2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H.科尔曼;C.魏;G.登斯博恩;A.约德克;A.雷塔伯;C.库布勒;J.门泽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陈浩然,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魏***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工作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引导管(Fuehrungsrohr)的手持式工作器械。
背景技术
从文件EP 0 648 582 B1中已知一种手持式工作器械,其工具可构造为凿子(Meißel)。引导管在工作器械的马达壳体与变速器壳体之间延伸。凿子的纵向中轴线在垂直于凿子平面的方向上具有由于变速器而产生的间距。
文件US 7,757,405 B2显示了一种带有引导管的绿篱修剪机(Heckenschere)。绿篱修剪机具有两个往复驱动的刀。由于变速器,刀以相对于引导管的纵轴线的偏移来布置。
文件MY 136496 A显示了一种带有引导管的工作器械,其工具构造为镰刀。镰刀布置成使得在驱动轴的纵轴线的方向上来引入作用在镰刀处的力。镰刀非对称于纵轴线来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引导管的手持式工作器械,其具有长的使用寿命。
该目的通过带有引导管的手持式工作器械来实现,其中,驱动元件伸过该引导管,其中,驱动元件的第一端与驱动马达处于有效连接中,并且其中,驱动元件的第二端与工具处于有效连接中,其中,驱动元件具有纵轴线,其中,工具在纵轴线的方向上往复地被驱动,其中,工具包括至少一个刀,并且其中,工具的重心处于驱动元件的纵轴线上。
已表明,通过工具的重心布置在驱动元件的纵轴线上可明显减小在运行中作用到驱动元件上的横向力。由此提高了器械的使用寿命。驱动元件可更弱地来设计并且由此具有更小的重量。工作器械的总重量减小,由此减少了在运行中操作者的疲劳。在此,工具的重心应在所有空间方向上处于驱动元件的纵轴线上并且在任何方向上与驱动元件的纵轴线都不具有间距。在运行中,由于往复的驱动,工具的惯性力自身通过重心布置在驱动元件的纵轴线上仅在驱动元件的纵向上施加力但是不施加附加的力矩。
有利地,驱动元件的第二端经由变速器与工具相连接,其中,变速器将驱动元件的旋转运动转化成从动元件的往复运动。通过变速器布置在驱动元件的第二、背对驱动马达的端部处,得到驱动元件的简单的结构和简单的引导。工具有利地保持在从动元件处。有利地,工具经由可松开的固定装置与从动元件相连接。由此可简单地从工作器械拆卸和例如更换工具。在更换工具时,不必更换从动元件。可松开的固定装置有利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螺栓。可松开的固定装置然而也可以是其它固定装置、例如卡紧装置等。
有利地,从动元件具有纵向中轴线,并且工具的重心处于从动元件的纵向中轴线上。由此由工具自身不引入横向力到从动元件中。横向力可仅通过在运行中由工件作用到工具上的力来施加。有利地,驱动元件的纵轴线和从动元件的纵向中轴线重合。
有利地,工具一件式地来构造。该工具尤其是镰刀形的刀或凿子。刀有利地在刀平面中延伸。相应地,该刀大致平地来构造。刀平面是该平面,其在刀面当中伸延通过刀并且其在刀具有其最大延展的方向上延伸。有利地,刀不对称于所设想的平面,其中,所设想的平面包含驱动元件的纵轴线且垂直于刀平面伸延。尤其对于不对称于所设想的平面构建的刀,在刀的重心与驱动元件的纵轴线之间可产生大的间距。尤其对于不对称地构建的刀,重心布置在驱动元件的纵轴线上因此有利于减小在运行中作用在驱动元件处和在驱动器处的力。
重心布置在驱动元件的纵轴线上尤其设置成用于其刀具有自由端的工具,自由端相对于驱动元件的纵轴线具有间距,其相应于刀的垂直于驱动元件的纵轴线且垂直于刀的厚度所测量的总宽度的至少一半、尤其大于其三分之二。
已表明,当在运行中工具的行程为至少16mm时且当工具每分钟实施最高2800个行程时,那么尤其实现驱动元件的较小的振动和较小的负载。行程的大小和每分钟行程的数量例如可通过工作器械的变速器的合适的协调来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显示了工作器械的透视性的图示,
图2显示了工作器械的马达壳体和布置在马达壳体中的驱动器的示意性的图示,
图3显示了工作器械的侧视图,
图4显示了在图3中的箭头IV的方向上的侧视图,
图5显示了在图3中的箭头V的方向上的视图,
图6显示了工作器械的变速器壳体的透视性的图示,
图7显示了通过变速器壳体的剖面,
图8显示了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的剖面,
图9以放大的图示显示了图7中的截段IX,
图10以放大的图示显示了图8中的截段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未经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34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