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光谱调控水稻秧苗生长的方法及育秧光谱调节装置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8234.7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9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峰;向镜;陈惠哲;徐一成;李许可;周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20 | 分类号: | A01G9/2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光谱 调控 水稻 秧苗 生长 方法 育秧 调节 装置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具体为一种水稻秧苗生长调控的方法及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稻机械化插秧正在成为我国水稻种植的主要方式。特别是配合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和应用,大棚育秧和温室育秧设施为核心的工厂化育秧中心快速发展,提高水稻机插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水平、集中供秧能力、水稻育秧的标准化水平和水稻种植效率,降低传统农民分散育秧存在的风险。
水稻机插的标准秧苗要求一般苗高12-18厘米,叶龄2.5-4.0叶,秧苗矮壮、根系发达。大棚育秧和温室育秧,育成的秧苗株高过高、细长,特别是种晚稻秧苗素质更差,严重影响机插效果,产量不高不稳。以往,大棚育秧、温室育秧利用施肥、水分管理和喷施生长调节剂的化控的方式来进行育秧调控,如多效唑等降低稻苗内源生长素的水平,明显减弱稻苗顶端生长优势,促进矮壮。但不同水稻品种对多效唑的敏感性有差异,多效唑使用量过小时秧苗控高效果不好,而使用过量则易使秧苗生长受到过度抑制,影响后期生长。另外,多效唑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很长,连年使用会使多效唑在农田土壤中累积,容易对后茬作物产生不良的抑制作用。
大棚育秧和温室育秧由于光照不足,易出现秧苗徒长,采用普通光源能源消耗巨大,也无法控制秧苗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光谱调控水稻秧苗生长的方法,以实现低成本、对环境无不利影响的育秧调控,从而有效控制水稻秧苗的株高和形态,达到水稻机插秧苗标准。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在秧田的两侧和/或上方布置发光二极管,使秧苗的侧面和顶部均能被发光二极管所照射;发光二极管中具有红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均在秧田的侧面和/或上方有布置,在水稻育秧阶段,控制红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调节秧苗生长,使秧苗生长健壮,培育壮秧。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水稻种子出苗后,定时开启发光二极管照明,至秧苗主茎叶片达3-4叶,利用红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波长不同对秧苗生长进行调节。
发光二极管的照射光强在100-500μmol/m2·s。
发光二极管距秧苗的距离为20-50cm。
本发明另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育秧光谱调节装置。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具有对应秧田上方的部分和/或对应秧田两侧的部分,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中具有红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在对应秧田上方的安装架部分和/或对应秧田两侧的安装架部分上均设有红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由控制装置控制,以控制发光二极管中红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数量和发光时间。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发光二极管距秧苗的距离为20-50cm。
灯组板单元的光强在100-500μmol/m2·s。
本发明再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育秧光谱调节设备。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多个上述的育秧光谱调节装置,各育秧光谱调节装置沿秧田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相邻育秧光谱调节装置之间存在供阳光透进的间隔;育秧光谱调节装置由各自的控制器控制其发光二极管中红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数量和发光时间;或者,所有的育秧光谱调节装置由统一的控制器控制发光二极管中红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数量和发光时间;或者,所有的育秧光谱调节装置被分成若干组,各组的育秧光谱调节装置由统一的控制器控制组内的发光二极管中红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数量和发光时间。
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LED作为光源进行补充照明调控水稻秧苗生长,从能源消耗上,克服了采用普通的光源能量消耗巨大的问题,相较于普通光源,使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和设备具有了实际的应用意义;从光谱运用角度,普通光源多为全光谱形式,光源利用率低,而本发明采用LED作为光源,利用LED具有可被制成能发出单一光的特性,选择有针对性的适合水稻秧苗生长所需光谱段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使得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使光源的利用率也起到了根本上的提高。综上,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经研究利用红光促进秧苗生长,而利用蓝光控制秧苗的高度,合理地搭配红蓝光可调配作物的生长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8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应用
- 下一篇:用于电力线通信装置的耦合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