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域间直接呼叫出租车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7746.1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7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丰元;曹元凤;孙刚;潘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096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52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域 直接 呼叫 出租车 装置 | ||
1.一种区域间直接呼叫出租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车载信息接收单元、地面固定呼叫单元和无线网络系统三个功能部分电信息连通组成,主体结构包括操作按钮、信息显示单元、编码处理模块、发送模块、微处理器、信息接收模块、固定天线、无线网络系统、移动天线、第二信息接收模块、第二微处理器、第二发送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显示模块和按钮,各部件按照常规的有线和无线连接方式原理将电信息连通组合成出租车区域直接呼叫系统;车载信息接收单元固定安装在出租车内,出租车空驶时,接收乘车请求,并显示请求人的位置信息,根据是否提供服务选择应答与否,应答信息将发回到请求呼叫者;自动接收频率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每5-10秒刷新接收信息,信息接收和发送半径为1公里;车载信息接收单元包括操作按钮、编码处理模块、信息接收模块、信息发送模块、微处理器、信息显示单元和移动天线;车载信息接收单元显示道路交叉口名称和出口方向信息,便于驾驶员确定目的地;地面固定呼叫单元包括第二微处理器、信息处理模块、第二信息发送模块、第二信息接收模块、信息显示模块、按钮和固定天线,地面固定呼叫单元安装在路边已有的灯杆上或其他固定物体上,乘客操作地面固定呼叫单元并发出乘车请求,接收到回应信息后的车号显示,任务完成后取消请求,初始化并设置当前位置的信息,每个地面固定呼叫单元根据按钮指定一个信息编号,在路口附近的一侧固定安装一台地面固定呼叫单元,表明不同的标注位置,便于寻找位置和路口停车,接收应答后通过信号灯闪烁提醒请求者,便于应答车辆辨识和提醒;无线网络系统通过无线方式将车载信息接收单元和地面固定呼叫单元电信息连通,采用短程无线扩频通信技术,在工作频带完成接收和发送的功能,采用频移键控,具有所有带通滤波器的功能,允许1.5Mbps的传输速率,有效呼叫距离为1000m,实现跳频技术、直扩技术和锁相环技术,在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相互转化时,不需要重新调整锁相环,用于TDD和TDMA通信模式中;无线网络系统接收和传输请求信息后传递给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将接收的信息处理后传递给第二信息发送模块发送应答信息;无线网络系统的发送模块发送请求信息,接收模块接收车辆应答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间直接呼叫出租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实现直接呼叫的过程包括乘客呼叫、出租车呼应、信息反馈处理和系统恢复原始状态四个步骤:
(1)乘客呼叫:出租车使用者在有乘车需求时,按动固定在路边线杆上的地面固定呼叫单元的操作按钮发出乘车请求,乘车请求信息在信息显示单元中显示并经微处理器的处理与控制,完成按键巡检获得按键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编码处理后,获得请求地点的位置编码,再经过编码识别处理后经发送模块发出,通过固定天线传输到无线网络系统中,发送的请求信息按照规定时间重复刷新一定数量,发出的信息经过无线传输协议和无线网络系统进行传输,本次乘客直接呼叫请求完成;
(2)出租车呼应:当出租车需求者发出的乘车信息被无线网络系统覆盖区域的空驶移动出租车的车载信息接收器通过移动天线和第二信息接收模块获得请求信息后,在第二微处理器的控制下,经信息处理模块解码信息,并获得请求信息指示的具体请求位置,再将具体请求位置在信息显示模块显示;如果车辆具备载客条件,驾驶员操作按钮发出服务应答信息;服务应答信息经信息处理模块处理后,在第二微处理器控制下,经过第二发送模块和移动天线发出应答信息,出租车按照信息显示模块显示的位置前往具体请求位置提供服务,完成出租车服务应答,实现出租车呼应;
(3)信息反馈处理:固定请求信息通过固定天线和信息接收模块获得应答信息,经编码处理模块获得应答车辆的基本信息,并在数据检索基础上经信息显示单元给出,便于用户了解即将达到车辆的基本信息,同时通过LED灯光提示信息给出提示,便于出租车辆达到预定位置;车辆到达后,本次出租请求服务完成;
(4)系统恢复原始状态:本次出租车直接呼叫的请求服务的任务完成后,请求者乘车前操作按钮取消打车请求,系统恢复原始状态等待下位乘客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77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保健功能的枸杞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阳光传感器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