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55730.7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0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叶礼伟;易薇;吕曾翔;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4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来电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IOS平台由于其设计简洁、操作简便的特点,越来越得到大量用户的认可,其设备占有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IOS平台设计主要偏向于娱乐、休闲方面,对于拨打电话等日常操作,IOS平台却支持不够完善。
目前IOS系统对于锁屏和非锁屏两种不同状态下,在有来电时提供了不同的接听和拒绝接听方式给用户。
在锁屏状态下当有电话到来时,在电话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向右滑动滚动条来选择接听电话;对于拒绝电话操作,用户则只能通过按两次电源按钮来完成拒绝操作。而在非锁屏状态下当有电话到来时,在电话界面则是设置左边拒绝按钮,右边接听按钮,用户通过点击对应的按钮来完成接听或者拒绝接听。
现有的这种在有来电时提供不同的接听和拒绝接听方式给用户的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接听和拒绝方式不统一:对于在锁屏和非锁屏状态两种状态,IOS系统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接听和拒绝方案,使得用户的学习成本过高。特别是对于锁屏模式下的拒绝来电操作,需要按两次电源键才能完成,对于大多数刚使用IOS系统的用户而言,基本不知道可以这样操作。
2、存在一定几率的误操作,对于非锁屏状态下,当来电时系统是以按钮形式提供给用户来进行接听和拒绝接听操作,用户在这种形式下,存在一定几率的误操作。例如从兜里掏出手机时,可能会不小心按到接听或者拒绝接听按钮上,而这又不是用户想要的操作。
因此,现有的来电接听和拒绝接听方式给用户操作带来不便,需要一种统一、快捷、准确的操作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旨在提高用户来电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来电处理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在来电时显示自定义滑动操作来电界面;
接收用户在所述自定义滑动操作来电界面上触发的接听或拒绝接听的滑动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滑动操作指令调用系统相应接口接入呼叫或拒绝接入呼叫。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处理来电的移动终端,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来电时显示自定义滑动操作来电界面;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自定义滑动操作来电界面上触发的接听或拒绝接听的滑动操作指令;
操作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滑动操作指令调用系统相应接口接入呼叫或拒绝接入呼叫。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移动终端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在移动终端的自定义来电界面上以统一的滑动方式来进行接听和拒绝来电操作,提高了用户接听和拒绝接听电话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自定义来电界面等样式操作,方便了用户对来电的操作,弥补现有技术尤其是IOS系统通话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动终端来电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终端来电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移动终端来电处理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处理来电的移动终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处理来电的移动终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处理来电的移动终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解决方案主要是:移动终端在来电时显示自定义滑动操作来电界面;接收用户在所述自定义滑动操作来电界面上触发的接听或拒绝接听的滑动操作指令;根据滑动操作指令调用系统相应接口接入呼叫或拒绝接入呼叫,在移动终端的自定义来电界面上以统一的滑动方式来进行接听和拒绝来电操作,提高用户接听和拒绝接听电话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来电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1,移动终端在来电时显示自定义滑动操作来电界面;
本实施例方案可以适用于IOS系统平台或者其他系统平台,在此以IOS系统平台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iPAD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5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