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液体阻尼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0000.8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才;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液体 阻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振动领域。
背景技术
磁性液体阻尼减振技术由于其具有对惯性力敏感度高,耗能大,体积小,结构简单,寿命长等优点逐渐被航天领域所使用。现有磁性液体阻尼减振器典型结构如公开号为CN 102032304A的专利申请所述,该减振器包括:O型橡胶密封圈、壳体、磁性液体、永久磁铁、端盖。永久磁铁置于壳体中,磁性液体吸附在永久磁铁上,通过螺栓螺母将端盖和壳体固定连接,其间通过O型橡胶密封圈密封。当由于某种原因使得所述的装置在振幅大于壳体与永久磁铁之间的间隙时,壳体内壁和永久磁铁之间会发生碰撞,使减振器使用寿命下降,影响减振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磁性液体阻尼减振装置在外界振幅大于壳体与永久磁铁之间的间隙时,壳体内壁和永久磁铁之间会发生碰撞,造成减振装置使用寿命下降,影响减振性能,因此,提供一种磁性液体阻尼减振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性液体阻尼减振装置,该减振器包括:O型橡胶密封圈、壳体、第一环形永久磁铁、楔角垫片、磁性液体、第二环形永久磁铁、端盖。
用胶将第一环形永久磁铁粘在壳体的内壁上,形成减振器的内壁;第一环形永久磁铁外圆的直径与壳体的内壁的直径相等。
将楔角垫片放置在壳体的底部,其V形夹角向上,将吸附着磁性液体的第二环形永久磁铁置于壳体中。
所述第一环形永久磁铁和第二环形永久磁铁沿径向充磁,充磁方向相反。
所述的O型橡胶密封圈嵌入壳体开口端面上的凹槽中,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平面端盖和壳体紧密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楔角垫片的V形夹角为60~170度。
所述的第一环形永久磁铁和第二环形永久磁铁之间的环形间隙小于等于减振器需要减振的振幅。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第一环形永久磁铁和第二环形永久磁铁沿径向充磁,充磁方向相反,有效地防止了第二环形永久磁铁与减振器内壁的撞击,提高了减振装置的减振性能和使用寿命。楔角垫片安装在壳体内的底部,增加了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磁性液体阻尼减振装置结构图。
图2为图1的横向剖视图。
图中:O型橡胶密封圈3、壳体4、第一环形永久磁铁5、楔角垫片6、磁性液体7、第二环形永久磁铁8、端盖9。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磁性液体阻尼减振装置,如图1,2,该减振装置包括:O型橡胶密封圈3、壳体4、第一环形永久磁铁5、楔角垫片6、磁性液体7、第二环形永久磁铁8、端盖9。
用胶将第一环形永久磁铁5粘在壳体4的内壁上,形成减振器的内壁;第一环形永久磁铁5外圆的直径与壳体4的内壁的直径相等;壳体4的深度等于第一环形永久磁铁5的高度。
将楔角垫片6放置在壳体4的底部,其V形夹角向上,将吸附着磁性液体7的第二环形永久磁铁8置于壳体4中。
所述第一环形永久磁铁5和第二环形永久磁铁8沿径向充磁,充磁方向相反。
所述的O型橡胶密封圈3嵌入壳体4开口端面上的凹槽中,通过螺栓和螺母将端盖9和壳体4紧密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楔角垫片6的V形夹角为60~170度。
所述的第一环形永久磁铁5和第二环形永久磁铁8之间的环形间隙小于等于减振器需要减振的振幅。
受到外界振动时,吸附着磁性液体7的第二环形永久磁铁8在壳体4内运动,形成有效的摩擦耗能,从而达到减振目的。
第一环形永久磁铁5与第二环形永久磁铁8同极相互排斥,从而避免外界振动引起第一环形永久磁铁5和第二环形永久磁铁8之间发生碰撞,影响减振性能。
第一环形永久磁铁5和第二环形永久磁铁8的材料选用铷铁硼。
所述的壳体4、楔角垫片6、端盖9和螺栓和螺母,由非导磁材料制造。
磁性液体7一般选用酯基、机油基磁性液体,在太空环境时可选用硅油基磁性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0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