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铆螺母及其安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9114.0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柏村修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弗雷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6 | 分类号: | F16B37/06;B23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光军;刘奕晴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及其 安装 方法 | ||
1.一种拉铆螺母,其特征在于,该拉铆螺母具备在内侧形成内螺纹的内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邻接的中空的管状部、形成在与所述内螺纹部相反的一侧的所述管状部端部的带开口的法兰,在被安装部件的安装孔中插入所述内螺纹部和所述管状部,使所述管状部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以扩径,在变形的扩径部和所述法兰之间夹持所述被安装部件而将该拉铆螺母安装到所述被安装部件,
其中,所述管状部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部邻接的比所述内螺纹部壁厚较薄的第一管状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管状部和所述法兰之间的比所述第一管状部壁厚较薄的第二管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铆螺母,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管状部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以扩径时,使所述第二管状部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以使其扩径之后,接着伴随所述第二管状部的变形使所述第一管状部发生塑性变形以使第一管状部扩径,在所述第一管状部和所述第二管状部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扩径部与所述法兰之间夹持所述被安装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部、所述第一管状部、所述第二管状部具有相同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状部和所述第二管状部的外表面沿着周向形成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滚花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状部的外表面的横截面呈六边形或四边形。
6.一种将拉铆螺母安装到被安装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拉铆螺母具备在内侧形成内螺纹的内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邻接的中空的管状部、形成在与所述内螺纹部相反的一侧的管状部端部的带开口的法兰,所述管状部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部邻接的比所述内螺纹部壁厚较薄的第一管状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管状部和所述法兰之间的比所述第一管状部壁厚较薄的第二管状部,
在所述被安装部件的安装孔中插入所述内螺纹部和所述管状部,
使所述第二管状部的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以使其扩径之后,接着伴随所述第二管状部的变形使所述第一管状部发生塑性变形以使第一管状部扩径,
在所述第一管状部和所述第二管状部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扩径部与所述法兰之间夹持所述被安装部件而将所述拉铆螺母安装到所述被安装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弗雷公司,未经纽弗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91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阵列微孔薄膜制备方法
- 下一篇:起重机拼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