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载干涉SAR阴影估计及航线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8792.5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4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永;王宇;汪丙南;梁兴东;丁赤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G01S13/90;G06T5/00;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燕燕 |
地址: | 1001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载 干涉 sar 阴影 估计 航线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机载干涉SAR阴影估计及航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根据待测区位置范围和雷达中心视角以及距离向波束宽度参数,给出一个能覆盖测区的初始航线,借助测区粗略DEM将测区划分为网格单元,从近距开始逐一计算每个网格单元的坡度角、雷达局部视角、阴影长度,判别并标记该网格单元是否为几何阴影,并统计几何阴影占测区面积的比例;
步骤2:根据步骤1得到的坡度角和雷达局部视角,利用后向散射系数模型计算每个网格单元内各种地物覆盖条件下的地面后向散射强度;
步骤3:根据干涉SAR雷达系统对干涉图像对相干性的要求,计算低信噪比区阴影判据,并利用步骤2得到的每个单元的地面后向散射强度,判别并标记该单元是否为低信噪比阴影,统计低信噪比阴影占测区面积的比例;
步骤4:在与步骤1初始航线方向相反的航线下重复步骤1-步骤3,判断并标记该航线方向下的几何阴影和低信噪比阴影,统计两种阴影占测区面积的比例;将两个航线方向下都视为阴影的网格单位判定为组合航线下的阴影网格单元,并统计组合后的阴影区比例,从而定量的得到阴影区的缩减效果;
步骤5:改变步骤1设定的初始航线,重复步骤1-步骤4,从中选择组合后阴影比例最小的航线;
自此,就完成了干涉SAR阴影估计及航线设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干涉SAR阴影估计及航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低信噪比阴影的判据计算如下:为获得高质量测图数据,要求用来干涉的两副SAR图像之间的相干系数达到0.9以上,其中热噪声去相干直接反映干涉SAR图像信噪比,并通过式(2)描述,其中SNR1为主图像信噪比,SNR2为副图像信噪比;
图像信噪比还和雷达系统参数噪声等效后向散射系数NEσ0相关,NEσ0定义为一个后向散射系数电平,其值等于雷达图像中的加性热噪声电平,反映SAR能够成像的后向散射系数的下限,定义式如(3)所示:
NEσ0=σ0-SNR (3)
即当信噪比SNR<σ0+NEσ0时,不能成像,式(2)、(3)建立了干涉SAR系统热噪声相干系数与地物后向散射系数σ0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87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