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Android系统移动终端的语音端到端加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6868.0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4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蒋睿;许蓓蓓;邓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9/16 | 分类号: | H04L9/16;H04L29/06;H04W12/02;H04W12/0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常武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android 系统 移动 终端 语音 端到端 加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加密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传输的移动终端语音端到端加密方法,命名为ERTP(Encrypted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加密的实时传输协议)。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它的安全性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在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网络电话)电话通信方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安全漏洞,通过非法手段窃听甚至篡改他人通话内容,侵害他人隐私及利益,扰乱社会秩序。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开的一份文件显示,微软2009年12月曾申请一项VoIP窃听技术专利,能够暗中记录双方或多方之间的语音和视频通话。微软在申请中称,这种技术能够满足政府和司法部门的窃听互联网语音通话的需求。它不仅适用于封闭网络,更适用于包括“Skype及类似应用”在内的服务。专利申请显示,这种技术的“录音客户端”可被植入各种设备,包括路由器等。此外,它还可以被“事件”或“事件序列”触发,如在特定通话者加入后开始窃听。
目前,进行语音数据加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利用硬件设备进行加密,一种是软件实现加密。
利用硬件设备加密的技术申请号为200710136782.1的发明,提供一种客户/服务器型分布式系统,服务器装置的SIP接口从客户装置接收SIP呼叫连接消息,当识别出客户装置之间采用加密方式,并能够确定密钥格式时,在通信客户装置之间使用端到端密码进行加密。该发明的加密方法因密钥空间有限,因而容易受到暴力破解。此外,该方法在服务器、通信用户端、控制台都需部署,所需成本高昂。
利用硬件实现加密的技术申请号为200710195390.2的发明,实时提供一种RTP报文的密钥协商方法,利用RTCP报文,协商用于加密RTP报文的密钥。该方法在通话开始后协商密钥,所以密钥协商完成是在通话开始2.5秒之后,安全性不强,且容易受到监听。而其协商方法是不经身份认证的D-H交换,极易受到中间人攻击。
利用软件实现加密的技术申请号为200810068567.7的发明,将得到待发送的语音数据帧周期性地向加密模块传输,加密模块对接收到的语音数据帧进行加密后,发送加密的语音数据,通过解密模块对接收的语音数据进行解密后播放。该发明针对CDMA网络提出加解密方法,只对语音数据帧进行加密而没有进行身份验证,容易受到第三方攻击。且该发明并未说明具体加密方法,也没有进行密钥协商,也即密钥是固定的。这样的加密极易遭受暴力破解,是不安全的。
论文《椭圆曲线密码与SHA-1算法在VOIP语音加密中的研究与应用》阐述了一种方法,声音数据根据公式D0=d*k*P计算得到D0,经过不断地SHA-l运算生成哈希验证数据,然后与声音数据进行合成,再经UDP协议将数据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要先根据事先约定的椭圆曲线参数计算出D0值,然后根据数据的信息头进行相应的SHA-1计算,最后将数据进行分解得到压缩后的声音数据。然而,该方法并未提出密钥协商的具体实现方法及过程,且未形成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安全问题,通过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终端进行安全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会话,使得在RTP通路建立之前,即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会话协商部分进行通话双方的密钥协商和身份认证,并且基于ERTP协议,实现通话语音数据的端到端加密功能,达到通信保密的目的。
本发明的原理为:通过对SIP媒体栈进行改进,并结合SIP协议来完成包含DSA数字签名的D-H(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协商会话密钥并对会话双方进行身份认证,做到一次一密且抗中间人攻击。会话部分使用128位密钥的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对语音数据进行加密。当主叫用户使用加密会话模式呼叫被叫时,提示被叫采用加密模式通信。如果被叫同样采用加密模式,则进行密钥协商;如果被叫方拒绝加密会话模式,则通过弹出对话框的方式向主叫方提示会话未被加密,并挂断电话。
当被叫接受会话邀请后,通话建立,双方的语音数据经过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数字签名后,使用协商好的密钥进行加密后传送给对方。当对方收到数据后先进行解密,然后进行DSA签名验证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经东南大学常州研究院;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68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