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线行走阀及实现挖掘机直线行走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4239.4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彭程;王贵;李春合;安伯友;祁文;姜鹏;张振军;赵景鹏;王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1/02;E02F9/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线 行走 实现 挖掘机 控制系统 | ||
1.一种直线行走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28)以及设置在阀体(28)内的螺塞(21)、直行阀杆(24)、单向阀(23)、单向阀弹簧(22)、外弹簧(18)、限位杆(19)、内弹簧(20)、堵盖(17)、弹簧座(80);
所述直行阀杆(24)左端通过螺塞(21)定位,弹簧座(80)固定在直行阀杆(24)的右端;所述螺塞(21)与阀体(28)左端螺接;
所述外弹簧(18)和内弹簧(20)同轴套在限位杆(19)上;
所述外弹簧(18)右端作用于堵盖(17)的内孔,其左端作用于弹簧座(80)右端的台阶上;
所述内弹簧(20)右端作用于堵盖(17)的内孔,其左端作用于弹簧座(80)右端的台阶上;
所述直行阀杆(24)与阀体(28)之间从左到右依次形成x腔(43)、油道间隙(42)、c腔(33)、P1h腔(36)、油槽(25)、P1g腔(37)、油槽(26)、P1j腔(38)、P2进腔(41)、油槽(27)、P2h腔(39);所述x腔(43)通过油道间隙(42)与c腔(33)相通;
所述直行阀杆(24)的右端部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z油道(79)、t腔(75)、r腔(76);所述t腔(75)通过z油道(79)与P1g腔(37)相通;
所述堵盖(17)与阀体(28)右端螺接;
所述单向阀(23)设置在直行阀杆(24)右端面的盲孔内,其左端面与盲孔构成密封副用于切断t腔(75)和r腔(76),其右端通过单向阀弹簧(22)顶在弹簧座(80)左端的台阶上;所述单向阀左端面为球面密封面,所述盲孔为锥面密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行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行阀杆(24)与x腔(43)、油道间隙(42)、c腔(33)、P1h腔(36)、油槽(25)、P1g腔(37)、油槽(26)、P1j腔(38)、P2进腔(41)、油槽(27)、P2h腔(39)、z油道(79)、t腔(75)、r腔(76)的位置关系如下:
1】直行阀杆(24)在无动作状态下定义为阀杆第一工作位置,所述P2进腔(41)与单向阀I(6)的m腔(72)相通,P2h腔(39)与P2进腔(41)相连的油槽(27)被直行阀杆(24)隔断,P1g腔(37)与P1j腔(38)相连的油槽(26)被直行阀杆(24)隔断,P1h腔(36)和P1g腔(37)均通过油槽(25)与单向阀Ⅱ(7)的k腔(71)相通,单向阀(23)阀芯右移,t腔(75)与r腔(76)相通,r腔(76)与P2进腔(41)被直行阀杆(24)隔断,P1g(37)与P2进腔(41)不通;
2】x腔(43)液压油推动直行阀杆(24)克服内弹簧(20)、外弹簧(18)作用力向右移动并将限位杆(19)压紧在堵盖(17)上时,直行阀杆(24)所处的位置定义为阀杆第二工作位置,所述P1g腔(37)通过油槽(26)与P1j腔(38)相通,P1h腔(36)与P1g腔(37)相连的油槽(25)被直行阀杆(24)隔断,P2进腔(41)通过油槽(27)与P2h腔(39)相通,r腔(76)与P2进腔(41)相通,P1g(37)的液压油经z油道(79)、t腔(75)、r腔(76)进入P2进腔(4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行走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8)内还包括二位三通导阀(1)、先导泵油PG、节流阀NZX(3)、节流阀NZY(4)、单向阀I(6)、单向阀Ⅱ(7)、主安全阀(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42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硫化氢试剂
- 下一篇: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