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调光膜导电的圆钉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3586.5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1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关国然;郑少华;赵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奥普利斯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H0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调光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光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调光膜导电的圆钉。
背景技术
智能调光膜,也称为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膜是一种新型的电子控光产品,可以在电的作用下实现透明态到不透明态的转变。既可以保护隐私的,也可以有效的遮挡紫外线、红外线等,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目前多数用于办公室,别墅,银行及商业投影等领域。
调光膜是在两片柔性的导电膜之间注入液晶/聚合物混合材料,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2层透明柔性基材层11、2层透明电极层12、一层混合聚合物液晶层13组成。透明基材厚度0.01~3mm(毫米),一般的选择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基材,目前产品规格为厚度0.125mm,0.188mm等。透明电极层厚度为10~2000nm(纳米),材质可为ITO(氧化铟锡)和ZnO(氧化锌)等,一般选择ITO,厚度不同,透光率不同,一般在几十到几百纳米,透光率在80%以上。聚合物液晶层的厚度一般为5~30μm(微米)。
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液晶分子随即取向,由于液晶对光的散射作用,此时调光膜处于不透明状态;当通过透明电极对调光膜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实现有序排列,由于此时液晶的折射率n。与聚合物的折射率np相同,则光线可以通过,此时调光膜处于透明状态。
目前,为了驱动调光膜,需要对两片导电膜进行一定的裁剪,以露出透明电极,进而引出导线,连接电源,进行驱动。这种方式一方面不利于加工,另一方面不利于用户自己裁剪,使其将导线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调光膜导电的圆钉,既不需要厂家对调光膜进行裁剪,也方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导线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该种用于调光膜导电的圆钉,由螺帽、螺杆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螺帽上方设有一个导线孔,下方两侧分别设立一个或若干个相同的针尖,均为导电材料。
所述针尖的长度大于一层柔性基材的厚度,而小于一层柔性基材层和一层导电层的厚度之和,接触电极层导电。
所述螺杆为绝缘材料的长方形圆柱子,其长度小于或等于调光膜总厚度。
所述螺帽通过电源线穿入导线孔与针尖连接,驱动调光膜。
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用户可以任意裁剪调光膜的大小,安装在调光膜的任意位置,设立两个导电针尖保证其稳定性,并利用打孔避免损伤调光膜中的液晶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的调光膜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圆钉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导电应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该种用于调光膜导电的圆钉2,由螺帽21、螺杆22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螺帽21上方设有一个导线孔211,下方两侧分别设立一个或若干个相同的针尖212,均为导电材料。
所述针尖212的长度大于一层柔性基材的厚度,而小于一层柔性基材层和一层导电层的厚度之和,接触电极层12导电。
所述螺杆22为绝缘材料的长方形圆柱子,其长度小于或等于调光膜1总厚度。
所述螺帽21通过电源线穿入导线孔211与针尖212连接,驱动调光膜1。
如图3所示,用户安装调光膜1时,只需要根据尺寸剪切调光膜1,然后在需要连线处分别用打2个比螺杆22大的孔,然后分别用圆钉2穿过调光膜1,再轻轻地用力一按,让圆钉2的针尖212刺进调光膜1的导电层12导电,然后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两个圆钉2的导线孔211,最后开通电源试电。
若用户需要更换调光膜的安装位置,只需要把调光膜导电的圆钉2取下来,然后拆下调光膜,重新安装调光膜;若用户需要把原来调光膜的面积缩小或分成几张,只需要普通剪刀把原来的调光膜裁剪或分成需要尺寸的新调光膜,重新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奥普利斯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奥普利斯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3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机器人的遍历路径规划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处理难选金矿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