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电系统、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电力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6198.4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0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系统 电子设备 以及 电力 分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分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系统、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电力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了千家万户,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满足人们多功能、多用途、多扩展性的需求,现在很多电子设备中都可外接扩展设备,简称为外设。以电脑为例,除其本身主体结构外,还可能包括:键盘鼠标音响等外设。因此,对于电子设备而言,不仅需要对其内部的系统负载进行供电,还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外设进行供电。
现有技术的电子设备通常采用固定供电模式对外设进行供电,举例来说,利用电脑的USB接口对手机进行充电时,电脑为USB接口可以提供的供电模式为:输出电压为5V,最大输出电流为0.5A。因此,电脑通过USB接口最多可提供给手机2.5W的电能。
但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事实上,电子设备系统负载的功耗时刻会发生改变。因此,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当电子设备系统负载功耗较小时,受限于固定模式的外设供电,导致电子设备无法将多余的电能分配给外设使用,造成功耗的浪费。因此,现有技术固定供电模式导致了电子设备在供电分配上不够灵活,无法满足电子设备最大效率的供电分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系统、电子设备以及电力分配方法,能够预测系统负载功耗的变化趋势,实现对系统负载供电单元以及外设供电单元供电能力的重新分配,最大效率的提高电子设备的供电分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供电系统,包括:电源单元,连接于所述电源单元的电力分配单元,连接于所述电力分配单元的系统负载供电单元,连接于所述电力分配单元的外设供电单元,所述电力分配单元包括:
功耗预测模块,用于检测系统负载功耗,计算所述系统负载功耗的变化趋势;
功耗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系统负载功耗的变化趋势调整所述系统负载供电单元以及所述外设供电单元的供电能力。
在第一中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功耗预测模块包括:
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系统负载电流以及所述系统负载电流的变化率,其中,所述系统负载电流用于反映所述系统负载功耗;
时间生成电路,用于生成参考时间;
计算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系统负载电流、所述系统负载电流的变化率以及所述参考时间,计算所述参考时间后的预测电流,所述预测电流用于反映所述系统负载功耗的变化趋势;
所述功耗控制模块包括:
比较电路,用于设置参考电流,并比较所述预测电流与所述参考电流;
控制电路,用于当所述预测电流大于所述参考电流时,提高所述系统负载供电单元的供电能力,并降低所述外设供电单元的供电能力,当所述预测电流不大于所述参考电流时,降低所述系统负载供电单元的供电能力,并提高所述外设供电单元的供电能力。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系统负载供电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用于采集所述系统负载电流;
第一运算放大器,其负极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与所述系统负载供电单元的输入端相连,其正极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与所述系统负载供电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输出反映所述系统负载电流的第一电压;
第四电阻,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
第五电阻,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接地;
第二运算放大器,其正极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与地相连,其负极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输出反映所述系统负载电流的变化率的第二电压;
第七电阻,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生成电路包括:
第三运算放大器,其正极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其负极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其输出端输出反映所述参考时间的第三电压;
第十电阻,其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极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接地;
第十一电阻,其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极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电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61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采煤机无线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泵带过滤反冲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