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夜间车辆检测方法、跟踪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0701.5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0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栗丽;游亚平;李谦;王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K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夜间 车辆 检测 方法 跟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夜间车辆检测方法、跟踪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道路在夜间的照明条件通常逊于白天,且夜间车体可见度及路面照明度往往不足,车辆目标的大部分信息是不可见或不明显的,而车灯一般突出清晰,且与背景和车体的亮度对比鲜明,因此可以较为准确方便地标示车辆目标,因此在夜间通常采用对车灯检测的方法来实现车辆检测。
然而,夜间环境复杂多样,且车灯本身产生的光晕及路面反射光线,连通夜间道路两旁的路灯产生的路面反射光线等,都会对车灯检测造成很大干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降低夜间非车灯因素的干扰,提高夜间车灯检测的准确性。
车辆检测是在采集的图像中将车辆提取出来,车辆跟踪是根据车辆检测的结果,实现对车辆的跟踪。由此看来,车辆跟踪与车辆检测密不可分,车辆跟踪通常是在车辆检测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若车辆检测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错误和瑕疵,很可能会导致车辆跟踪的结果在实现之初就存在一定的错误。因此从车辆跟踪的角度来看,也需要提高车辆检测的准确性,从而保证车辆跟踪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夜间车辆检测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夜间车辆检测的准确性。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夜间车辆跟踪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夜间车辆追踪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夜间车辆检测方法,包括:
对车辆图像进行标定,得到标定比例;
计算所述车辆图像的连通域;
利用尾灯模型对所述连通域进行车灯提取,得到有效车灯;
根据所述标定比例对所述有效车灯进行车灯配对,得到车灯对;
将属于同一辆车的车灯对归为一组,并将所述车灯对中的尾灯对作为检测目标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车辆图像的连通域包括:
利用HSV阈值对所述车辆图像进行二值化;
对所述二值化后的车辆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所述车辆图像的连通域,所述预处理包括:腐蚀、膨胀和计算连通域。
可选地,所述尾灯模型包括:尾灯的几何形状阈值、颜色阈值和纹理阈值。
可选地,所述利用尾灯模型对所述连通域进行车灯提取,得到有效车灯包括:
将所述连通域与所述尾灯模型进行匹配,保留符合几何形状阈值、颜色阈值和纹理阈值的连通域作为有效车灯,去除不符合几何形状阈值、颜色阈值和纹理阈值的连通域。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标定比例对所述有效车灯进行车灯配对包括:
计算所述有效车灯的相似度,所述相似度包括有效车灯的外切矩形的大小和有效车灯的圆弧度;
将所述有效车灯的相似度与配对相似度进行匹配,保留符合配对相似度的有效车灯;
将所述符合配对相似度的有效车灯与所述标定比例进行匹配,得到车灯对。
可选地,所述对车辆图像进行标定之前还包括:
判断车辆图像是否为第一帧图像;
当车辆图像为第一帧图像时,对所述车辆图像进行标定;
当车辆图像不为第一帧图像时,调用第一帧图像的标定比例,并执行车灯提取步骤。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夜间车辆跟踪方法,包括:
在第N帧车辆图像中确定原始目标,并根据关联规则对所述原始目标进行线性预测,结果作为第N+1帧车辆图像的跟踪目标;
在第N+1帧车辆图像上获取检测目标;
在第N+1帧车辆图像上以所述跟踪目标的中心位置为中心划定第一搜索区域,并判断所述检测目标是否在所述第一搜索区域内;当所述检测目标在所述第一搜索区域内时,跟踪成功;
当所述检测目标不在所述第一搜索区域内时,以所述跟踪目标的单个尾灯为中心划定第二搜索区域,并判断第N+1帧车辆图像上的疑似车灯是否在所述第二搜索区域内;若所述第N+1帧车辆图像上的疑似车灯在所述第二搜索区域内,则跟踪成功;若所述第N+1帧车辆图像上的疑似车灯不在所述第二搜索区域内,则跟踪失败;
其中,所述检测目标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对车辆图像进行标定,得到标定比例;
计算所述车辆图像的连通域,并将所述连通域作为疑似车灯;
利用尾灯模型对所述连通域进行车灯提取,得到有效车灯;
根据所述标定比例对所述有效车灯进行车灯配对,得到车灯对;
将属于同一辆车的车灯对归为一组,并将所述车灯对中的尾灯对作为检测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0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