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式微硅麦克风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0506.2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4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胡维;梅嘉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式微 麦克风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电容式微硅麦克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微硅麦克风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具有正面和背面的衬底;
S2:在所述衬底的正面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绝缘材料以形成第一绝缘层;
S3: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多晶硅-氮化硅-多晶硅复合材料形成背极板;
S4:在所述背极板上采用光刻、腐蚀掩膜和各向异性刻蚀工艺形成若干声孔;
S5:在所述背极板上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淀积工艺淀积绝缘材料以形成第二绝缘层,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形成振动体,于所述振动体上采用光刻、腐蚀掩膜和各向异性刻蚀工艺形成若干通孔;
S6:在背极板以及振动体上形成金属压焊点;
S7:在所述衬底上采用深硅刻蚀制作背腔,所述背腔自所述衬底的背面朝正面延伸并贯通所述衬底;
以及,S8:采用缓冲氢氟酸溶液湿法腐蚀去除部分第一氧化层以露出背极板,去除振动体和背极板之间的部分第二氧化层,且未去除的第二氧化层形成用以支撑振动体的密封环,所形成的密封环和背极板、振动体围设形成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微硅麦克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体的材料为多晶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微硅麦克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包括: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第二绝缘层上淀积多晶硅以形成可动敏感层;在所述可动敏感层上形成环形窄槽以定义形成振动体,所述窄槽围设在所述振动体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微硅麦克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体形状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容式微硅麦克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形成若干凹槽,于所述凹槽内淀积导电物质以形成凸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式微硅麦克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的材料为多晶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式微硅麦克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与所述声孔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式微硅麦克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通过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采用光刻、腐蚀掩膜和各向异性刻蚀工艺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05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槽钢装配式钢结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仿生防爆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