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0731.8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1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任介晶;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安泽汶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B01J20/28;B01D5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每天平均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相当密切。近年来,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危害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工作效率、降低人体免疫力。
室内环境污染比较突出的污染物就是甲醛和乙醛,室内常用的地板革、地板砖、化纤地毯、塑料壁纸、绝热材料、脲—甲醛树脂粘合剂以及用该粘合剂粘制成的纤维板、胶合板等做成的家具等等都能释放甲醛。乙醛在家庭往往容易被忽视,乙醛大量存在于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中间,日本的JEM1467-95标准中香烟燃烧产生的尾气乙醛就是一个重要检测项目。乙醛低浓度引起眼、鼻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高浓度吸入尚有麻醉作用。表现有头痛、嗜睡、神志不清及支气管炎、肺水肿、腹泻、蛋白尿肝和心肌脂肪性变。
现在主要去除甲醛的方法是吸附法、光催化法、贵金属催化法。光催化法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需要在紫外光照射下才能进行,转化效率低,并且氧化无选择性。贵金属催化法主要是银、铂、钯等贵金作为催化剂把甲醛进行氧化,贵金属催化剂一般造价成本较高,并且会出现催化剂中毒现象,使催化剂失效。现在广泛使用的吸附法来去除甲醛,但是活性炭这种常用的吸附剂却又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活性炭的吸附容量较小,并且吸附无选择性,对低浓度的污染物基本无去除效果,并且容易脱附造成二次污染。乙醛的去除现在很少研究主要靠吸附法来去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空气净化材料。
本发明同时还要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得空气净化材料对甲醛和乙醛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气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将高锰酸钾、醋酸锰、氢氧化钠按质量比1:0.6~0.9:1.3~1.9配置成溶液,混合反应后,进行压滤,获得含水率为60wt%~80wt%的滤饼,然后将滤饼和粘结剂按照质量比1:0.3~0.4混匀后,挤出成型,烘干,即得所述空气净化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案:分别配制高锰酸钾和醋酸锰的混合水溶液、醋酸锰水溶液,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将醋酸锰水溶液加入到高锰酸钾和醋酸锰的混合水溶液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混合水溶液中,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钠的浓度分别为13~20g/L和25~35g/L,醋酸锰水溶液中,醋酸锰的浓度为8~19g/L,醋酸锰水溶液、高锰酸钾和醋酸锰的混合水溶液二者的体积比为0.9~1.2:1。
优选地,使所述反应在温度0~30℃下进行,反应时间为2~3h,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反应在温度20℃下进行,反应时间为2.5h。
根据一个具体和优选方面,通过挤条机挤出,将空气净化材料制成条形颗粒。
优选地,所述烘干在温度80~110℃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的粘结剂为活性氧化铝,活性凹土或二者的组合。
本发明采取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由上述的空气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空气净化材料。
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材料为条形颗粒状,颗粒直径2~4mm,颗粒长度5~12mm。
进一步优选地,空气净化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10~120 m2/g,真实密度为0.7~0.8g/ml,堆积密度为0.48~0.55g/ml。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空气净化材料具有良好的甲醛吸附效果,特别是对低浓度的甲醛仍然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此外其还具有较好的去除乙醛的效果,使用方便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实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材料采取如下方法进行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安泽汶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安泽汶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