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供给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0348.2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金森昭贵;门胁崇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H01F27/29;H01F27/30;H01F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供给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搭载在车辆上的电气负载部件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由于与其他电子部件相比重量较大,所以必须可靠地固定,以使其不会晃动。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使用虚接引线端子将变压器向印刷基板上安装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686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在印刷基板上固定变压器。但是,对搭载在车辆上的变压器作用较大振动的情况较多,如果仅将收容在壳体内的变压器经由印刷基板固定,则变压器的固定强度有可能不充分。另外,由于对从变压器延伸的电线进行固定的金属端子,搭载在作为树脂制品的印刷基板上,所以该金属端子也可能因振动而发生偏移。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牢固地固定变压器、且牢固地安装金属端子的电力供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
提供一种电力供给装置,其向搭载在车辆上的负载供给电力,
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以及
变压器,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变压器具有:
基座部件,其具有铁心和安装所述铁心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树脂制的基座主体;
绕组,其卷绕在所述铁心上;以及
金属端子,其安装在所述基座主体上,具有用于对所述绕组的一端进行软钎焊的软钎焊接合部,
在所述基座主体上,形成使所述树脂熔融而与所述金属端子的一部分紧固的熔融部。
在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力供给装置中,
也可以使所述金属端子具有通过振动而与所述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线的一端接合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形成在所述熔融部的附近。
在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力供给装置中,
也可以使所述基座主体具有对所述连接部进行支撑的支撑面,
所述支撑面形成为与所述基座主体的底面部大致平行。
在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力供给装置中,
也可以使得所述壳体为金属制,
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置有在一个面上搭载了电子部件的陶瓷制的基板,
所述基板的另一个面粘接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上。
在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力供给装置中,
也可以在所述基板的所述一个面上,设置有通过振动运动而与所述输入输出线的另一端接合的电极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供给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将所述绕组向所述金属端子上进行软钎焊时的热量,使所述树脂熔融,形成所述熔融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力供给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可以在壳体的内部牢固地固定变压器。另外,通过利用在软钎焊时向金属端子施加的热量使树脂熔融而形成的熔融部,从而将金属端子可靠地固定在基座主体上。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在基座主体上牢固地固定金属端子的电力供给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供给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力供给装置的变压器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2所示的变压器的III-III线箭头方向观察的剖面图。
图4是从图2所示的变压器的箭头IV观察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变压器的组装工序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将绕组与金属端子连接的情况的放大斜视图。
图7是表示将变压器和LED点灯电路利用带状部件连接的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供给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供给装置的剖面图。电力供给装置是搭载在车辆上的装置。该电力供给装置从例如12V的电压源接受电力供给,将该电力升压,并向车辆用灯具的LED供给。如图1所示,电力供给装置具有:金属制的壳体10,其由盖11覆盖;变压器20,其配置在壳体10的内部;以及LED点灯电路50(电子部件),其固定在壳体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四氢吡咯类衍生物的方法
- 下一篇:从燃烧气流中移除NOx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