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棉衬布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0234.8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斯马德染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6L3/02;D06M15/227;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衡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4 | 代理人: | 卞孜真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衬布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棉衬布及其生产工艺,具体地涉及一种热熔粘合仿棉衬布,该衬布尤其适合用于制作领衬。
背景技术
服装领衬由底布和涂层两部分构成,底布(也称为基布)一般选用全棉布、涤棉短纤布或者涤纶无纺布。高档衬衣多以全棉为主,其领衬多采用全棉或者涤棉短纤为底布。全棉布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和柔软质感、穿着舒适,经树脂化处理后可以提升全棉布的耐洗性和缩水率,从而满足衬衣日常的打理条件。一般地,棉纤维及棉纤维为主的混纺布具有以下固有的难以克服的缺点:(1)、由于在种植中使用了大量的杀虫剂,全棉布及大量使用棉花棉混纺布难免有一定农药残留。(2)、全棉领衬经过较长时间日照或高温、或穿着中汗渍等作用下会发黄而影响使用。(3)、采用棉纤维制作坯布的后处理工序流程较长,污染大,处理成本高,底布有害物质残留控制难。首先,全棉坯布中的异纤维、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杂质去除困难,需要专门除杂工序处理并耗费大量化学助剂。其次,在全棉坯布漂白或染色工序中,漂白和洗净过程中化学助剂使用量大;或者采用活性或者直接染料染色时,棉纤维染料吸净率较低,染料用量大,在废水中残留很高,污染大,成本高。棉质领衬生产流程为:外购棉纱—整浆并等织布前准备工序—箭杆(或者喷气)织布—退浆及煮漂等前处理工序(主要为去除杂质)—染色(或者漂白/增白)—树脂化(加树脂、催化剂、硬挺剂、手感调节剂等)定型—粉点涂层加压光—包装分卷—入库。其中染整前处理一般用长车丝光工艺,需要大量使用表面活性剂、烧碱及漂白粉等化学物质,然后通过水洗及酸洗中和;该过程劳动强度大,耗水耗能且污染环境,同时也会损伤坯布强度。纯棉或者涤棉领衬底布在经过染色后,为了保证成品水洗缩率和洗后的表面平整度(即免烫性),还需要通过施加树脂、催化剂、硬挺剂等让棉纤维的纤维素分子表面与树脂交联来减少成品布的缩水性和纤维形态在水中的改变。然而由于交联不完全或者后续水解,使得产品存在甲醛、有害表面活性剂及重金属残留超标等潜在危险。在工艺确定的条件下,树脂及催化剂使用量与棉纤维含量成正比,而有害物残留量与树脂及催化剂使用量也成正比。全棉领衬甲醛含量一般只能控制在45-75ppm。(4)、棉纤维强度低,在染整、漂白、树脂化及高温处理过程中强度会进一步下降,棉纤维在水洗过程中湿强也低,因此棉质领衬的耐久性低,这也是全棉衬衣耐穿性差的原因之一。
为了克服全棉领衬不足之处,本发明通过选材及加工工艺两方面大幅度改善了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棉衬布,该仿棉衬布具备与全棉衬布相当的吸湿排湿性及柔软质感,同时比全棉衬布具有更低的甲醛及有害物质残留、更好的免烫性和撕裂强度。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仿棉衬布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对化学助剂量的使用量少,因此环保、有助于节能减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斯马德染整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斯马德染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0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