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元件、金属零件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7652.1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7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白石悠;伊藤瞬;入江诚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4;H01G2/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金属 零件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加工形成有从金属制的板状部件的板面立起的突起部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的蓄电元件、该金属零件自身、以及将从板状部件的板面立起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的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突起部的金属零件被应用于各种用途中。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利用突起部对金属零件和其他的部件定位并固定等。
在金属制的板状的部件上形成突起部的情况下,形成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的实心的突起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40928号公报
但是,在令突起部的整体为实心的结构中,突起部自身的机械强度强,外力作用在突起部上的情况下的耐性高,但是,用于形成突起部的加工并不容易。此外,在突起部形成后为了与其他零件的装配等而想要进一步对突起部变形加工的情况下,其加工处理也不容易。
为了容易进行突起部的加工,考虑利用冲压加工等将突起部整体形成为筒状,但是,这意味着突起部的机械强度的下降。
此外,当利用塑性变形在板状部件上形成实心的突起部时,由于板状部件的板厚的一部分被利用于突起部的形成,所以还存在板状部件的机械强度下降的顾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的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元件,其可以进行突起部的简单的加工形成,同时以可以确保突起部及其周围足够的强度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蓄电元件,将具有从金属制的板状部件的板面立起的突起部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具有:
筒形状的筒形状部,其配置于与所述板面交叉的方向即立起方向的前端侧;以及
筒状的底座部,其在所述立起方向上配置于从所述金属零件的所述板面至所述筒形状部的范围,且为实心的柱状或者具有比所述筒形状部的壁厚更厚的壁厚。
即,以在板状部件上形成突起部的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在使其他的部件和突起部卡合并使用的情况下,外力沿突起部的形成面作用,从而由突起部的根部分支承该外力的情况很多。
因此,通过将突起部的根部分形成为实心的柱状、或者作为壁厚很厚的筒状的底座部而形成,从而确保突起部的在根部分处的强度。
另一方面,在不一定需要支承外力的突起部的立起方向前端侧,形成具有中空部的筒形状的筒形状部,容易进行用于形成突起部的加工或突起部形成后的变形加工。
此外,也可以是所述底座部和所述筒形状部的外形一致,所述底座部和所述筒形状部的中心轴一致。
即,通过筒形状部确保突起部的高度,可以确保与其他的零件装配时等的加工的容易性。此外,由实心的底座部确保支承强度。
此外,可以是在所述立起方向上,所述突起部的壁厚以从所述突起部的基端侧向前端侧递减的状态形成。
因此,上述突起部的基端侧部位与前端侧部位的筒形状部相比壁厚更厚,作为上述底座部而起作用,确保上述突起部的强度。
此外,所述蓄电元件可以具有有底的凹部,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金属零件的与所述突起部的形成面相反一侧的面上,且形成于在所述立起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突起部的形成位置重复的位置上。
即,通过是在与突起部的形成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具有凹部的形状,在通过对板状部件的塑性加工来形成突起部的情况下,可以将该凹部作为成为突起部的部分的材料的供应源。
进而,通过令上述凹部有底,在突起部的形成位置金属零件的表面侧和背面侧不贯通,形成切断金属零件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通气的壁体。这在金属零件作为框体的一部分而形成气密容器的情况等、想要切断金属零件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通气的用途中尤其适合。
此外,可以是所述凹部的底面比所述板状部件的所述突起部的形成面更靠所述立起方向前端侧。
即,在通过塑性加工形成上述突起部的情况下,令作为上述突起部的材料供应源的凹部的深度变深,则容易确保形成上述突起部的材料。
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适当地设定凹部的宽度,也可以将以凹部的侧面和上述突起部的侧面为两侧面的上述突起部的壁的壁厚设定为具有充分的强度的壁厚。
此外,可以是在所述立起方向观察下,所述凹部在比所述突起部的形成范围更广的范围内形成。
即,通过在宽广的范围内确保作为形成突起部用的材料的供应源的凹部,可以充分地确保突起部的大小。
此外,所述凹部的深度优选不足所述金属零件的板厚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未经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7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玻璃生产的节能烤口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