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机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4752.9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8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唐智勇;徐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峰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李玉秋 |
地址: | 1000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保温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机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温材料可分为有机保温材料和无机保温材料。
有机类保温材料包括发泡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喷涂聚氨酯(SPU)及聚苯颗粒等。有机类保温材料具有质轻、可加工性好、致密性高、保温隔热效果好等优点,但其同时也具有不耐老化、变形系数较大、稳定性差、安全性差、易燃烧、生态环保性很差、施工难度大、工程成本较高且资源有限并难以循环利用等缺点,需通过添加一些阻燃剂以达到使用标准。
无机类保温材料包括中空玻化微珠、膨胀珍珠岩、闭孔珍珠岩、岩棉等。此类材料属于不燃性材料,自身不存在防火安全性问题。但是普遍存在强度低,整体性差、吸水率高、冻融性差等问题,且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为利用无机保温材料的优良防火性能,需要对其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气凝胶材料是无机绝热领域导热率最低的材料,是在保持其凝胶骨架不变的情况下干燥内部溶剂后得到的产物。气凝胶是一种结构可控的纳米多孔轻质材料,99%的成分是由气体组成,是目前已知质量最轻的固体物质,最轻的硅气凝胶的重量仅为3mg/cm3。
其中,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纳米多孔超级隔热材料,具有粉末状和块状,其孔洞率高达80%~99.8%。由于二氧化硅气凝胶内含纳米尺度的颗粒及孔隙结构(1~100nm),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200~1000m2/g)、高孔隙率、低密度(1~500kg/m3)及低导热系数(0.012W/(m.k))等特点,已作为隔热保温材料、催化剂及载体、声阻抗耦合材料、Cherenkov探测器等得到应用。然而,由于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的固有强度低、脆性大及容易开裂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使用。
公开号为CN174921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凝胶绝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气凝胶绝热材料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红外遮光剂二氧化钛、增强材料。所使用的增强材料为石英纤维、高硅氧纤维、硅酸铝纤维、碳酸铝纤维、碳纤维或玻璃纤维。该方法首先将硅源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溶胶,再通过浸渗工艺渗入纤维毡或纤维预制件中,最后进行超临界流体干燥制得。该复合材料绝热性能好,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但需用超临界技术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机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无机保温材料的方法成本较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机保温材料,由以下组分经偶联剂改性后浸润至玻璃纤维毡上得到:
二氧化硅气凝胶 15~60wt%;
可溶性硅酸盐 15~60wt%;
式(I)结构的化合物 15~40wt%;
氧化锡锑 5~15wt%;
空心玻璃微珠 5~15wt%;
(I);
其中,1≤n≤24,X为F、Br或Cl。
优选的,所述可溶性硅酸盐为硅酸钾或硅酸钠。
优选的,所述式(I)结构的化合物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机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15~60wt%的二氧化硅气凝胶、15~60wt%的可溶性硅酸盐、15~40wt%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5~15wt%的氧化锡锑与5~15wt%的空心玻璃微珠混合,加入偶联剂改性,得到混合物;
B)所述混合物与水混合,得到的浆液浸润至玻璃纤维毡上,热压成型得到无机保温材料;
(I);
其中,1≤n≤24,X为F、Br或Cl。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气凝胶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制备:
A)用还原性酸调节硅溶胶的pH值至4~10,加入乙醇,加热保温后得到湿凝胶;
B)将所述湿凝胶、正硅酸乙酯与乙醇混合进行陈化,得到醇凝胶;
C)将所述醇凝胶与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混合,常压加热干燥后得到二氧化硅气凝胶,所述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甲酰胺或乙酰胺。
优选的,所述混合物与水的比例为0.8~2kg:1L。
优选的,所述浸润为加压喷洒浸润。
优选的,所述浆液与玻璃纤维毡的比例为1L:0.36~1.4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峰,未经赵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4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猪屠宰低压电带式劈半锯
- 下一篇:喷雾机拨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