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度黄芩苷的新型提取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12769.0 申请日: 2013-01-14
公开(公告)号: CN103145782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2
发明(设计)人: 李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 李玉山
主分类号: C07H17/07 分类号: C07H17/07;C07H1/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10075 陕西省***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纯度 黄芩 新型 提取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黄芩苷的新型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黄芩是农业病害防治最理想的一味药。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黄芩属于半野生半家种品种,该品种年销量近万吨,为四十种大宗药材品种之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家种黄芩逐步开展,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四大产区,其中集中在山西绛县南凡镇、运城市夏县瑶峰镇、新绛县万安镇、万荣县等地,陕西商洛、渭南临渭区桥南镇、商州市商州区孝义镇、洛南县景村镇、丹凤县棣花镇、商洛市夜村镇、凤县商镇等地,山东沂蒙山区、莒县库山乡、莱芜市茶叶口镇、富官庄乡等地,甘肃主产陇西、渭源、漳县,次产岷县、宕昌、河西等地。野生黄芩主要分布我国河北、山西北部,内蒙中东部和东北三省大部,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等几个最具规模的主产区,是我国北方野生中药材的主要品种之一。黄芩临床应用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要药。除中医配方外,大量用作中成药原料。根据“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第一部的统计资料,66种蜜丸有45种用黄芩,64种片剂有46种用黄芩,36种水丸有25种用黄芩。不少地区利用黄芩或黄花黄芩提取黄芩素、黄芩苷作为制药原料,用量也很大,这是一条新的开发途径。国外材料报导,黄芩酊剂,可治植物神经的动脉硬化性的高血压以及神经性的机能障碍,也可消除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失眠、胸闷等症。目前黄芩的应用,越来越被国内外所重视,大有开发利用前途,除正常的药厂投料、饮片配方之外,现在主要用于提取。家种黄芩一部分用于饮片加工,更多的用于药厂对黄芩苷的提取。近年中成药“双黄连”的开发及大力推广,使家种黄芩的用量大增。同时,由于野生资源的逐年减少,野生黄芩的产新量正逐年下降,其产不足需的矛盾日益突出,野生黄芩的高价会自然拉动家种黄芩的价格,而家种黄芩的低价也将会抑制野生黄芩价格的暴涨。

黄芩根含黄酮类化合物:黄芩素(baicalein);黄芩新素(neobaicalein);即黄芩黄酮II(skullcapflavone II);黄芩苷(baicalin);汉黄芩素(wogonin);汉黄芩苷(wogono-side);木蝴蝶素A(oroxylin,oroxylin A);7-甲氧基黄芩素(7-methoxbaic alein);黄芩黄酮(skullcapflavone)I;二氢木蝴蝶素A(dihydrooroxylin A);白杨素(chrysin);2,5,8-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2,5,8-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烷酮;2,3,5,6,7-五羟基黄烷酮;汉黄芩素-5-β-D-葡萄糖苷(wogonin-5-β-D-glucoside);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1-O-α-L-鼠李糖基(1→3)-β-D(4-阿魏酰基)-葡萄糖;6-C-α-L-阿拉伯糖苷;白杨素-6-C-α-L-阿拉伯糖甙-8-C-β-D-葡萄糖苷;(2S)-2,5,6,7-四羟基黄烷酮;5,7,2,6-四羟基黄酮;5,8-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木蝴蝶素A-7-O-葡萄糖醛酸苷;5,7,2-三羟基甲氧基黄酮;5,2-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5-闳基-7,8-二甲氧基黄酮;去甲汉黄芩素(norwogonin);二氢黄芩素(dihydro-baicalin);5,7,2-三羟基黄酮;5,7,2-三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5,7,2,5-四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即粘毛黄芩素III;5,25-三羟基三甲氧基黄酮;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即韧黄芩素II(tenax-in II);5,2,6-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5,2,6-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5,7,2,3-四羟基黄酮;5,7,2,3-四闳基黄酮;3,5,7,2,5,6-五羟基黄酮;(2S)-7,2,6-三羟基-5-甲氧基黄烷酮;2,6,2,4-四羟基-6-甲氧基查尔酮;5,7,2,5-四羟基黄酮;左旋圣草素(eriodictyol);半枝莲种素(rivularin)及粘毛黄芩素III-2-O-β-D-吡喃葡萄糖苷等。另外还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及豆甾醇(stigmasterol)。滇黄芩根含泾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苷,5,7,2-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2S)-5,7,8-三羟基黄烷酮;(2S)-2,5,6,7-四羟基黄烷黄芩素,滇黄芩苷(scuteamoenoside);滇黄芩新素(scuteamoenin);(2R,3R)-3,5,7-三羟基黄烷酮,黄芩黄酮II;2,3,5,6,7-五羟基黄酮;白杨素;β-谷甾醇;木蝴蝶素A。粘毛黄芩根含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木蝴蝶素A,黄芩新素,5,2-二羟基二甲氧基黄酮(panicolin)即黄芩黄酮I,粘毛黄芩素I、II、III。丽江黄芩根含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木蝴蝶素A,韧黄芩素II,粘千周黄芩素I。甘肃黄芩根含甘肃黄芩素(rehderianin)I,粘毛黄芩素III,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素,木蝴蝶素A,甘肃芩苷元(ganhuangenin)。川黄芩根含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粘毛黄芩素I、II,木蝴蝶素A和汉黄芩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山,未经李玉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2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