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化2-[(4-氯苯基)(哌啶-4-氧基)甲基]吡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11412.0 | 申请日: | 201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3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邹长忠;赵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化 氯苯 哌啶 氧基 甲基 吡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贝他斯汀中间体2-[(4-氯苯基)(哌啶-4-氧基)甲基]吡啶的一种制备方法,特别是不经结晶过程,就能得到高纯度产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2-[(4-氯苯基)(哌啶-4-氧基)甲基]吡啶(式I)是制备抗组胺药物贝他斯汀的一种重要中间体,如将其一种异构体进行烷基化后,就得到贝他斯汀。
JP10120677介绍了式I的制备方法,得到无色粘稠油状物式I,但该文献没有公开产物的纯度和纯化方法。
化学物质的纯化,关键的是如何将杂质除去。本发明的物质式I本身就是一种油状物,与杂质结合较紧密。
JP6336480中提供了一种三步纯化式I的方法:第一步将式I与对硝基苯甲酸成盐,第二步加入有机溶剂使盐结晶析出,第三步将析出的盐用碱解离得到式I化合物。
此方法虽然通过成盐使式I的盐析出,间接使杂质得以除去,但由于中间有结晶过程,工业生产时较为繁琐。而且,结晶过程耗时较长,往往需要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导致工业生产时不能连续进行;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纯化式I化合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2-[(4-氯苯基)(哌啶-4-氧基)甲基]吡啶(式I)的纯化方法,具体地说,是提供一种不经结晶就可得到高纯度的式I化合物的方法,而且纯化后不需处理,可直接用于制备药物贝他斯汀。
发明人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控制水相的pH值,能够方便地将粗品中的杂质除去,不用经过漫长繁琐的析晶过程,就能够得到高纯度的式I化合物。技术方案是:
一种纯化式I化合物的方法,步骤为:
1)将含有式I粗品、水和有机溶剂的两相体系混合均匀后,使其分层;
2)分离得到水相,用有机溶剂提取水相,收集提取液;
所述有机溶剂为可溶解式I,且不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
步骤1)中,调节所述两相体系的pH值至5~8;
步骤2)中,用有机溶剂提取水相之前,将水相的pH值调节至8.5~14;所收集的提取液为含纯化后的式I化合物的溶液。
发明人发现,这个过程中控制体系的pH值非常关键,经过反复探索后,发现当pH值为5~8时,才能确保杂质的涤除。如果pH值不在此范围,将达不到纯化的目的。
本发明的方法中,纯净的式I在步骤1)的两相体系中成盐并转移到水相,而使杂质始终保留在有机相。
而去除杂质后,只需要将水相的pH值调至8.5-14再用有机溶剂提取,即可得到高纯度的式I。该方法整个过程均在溶液中连续进行,式I的盐不需要结晶析出,纯化时间大大缩短。
上述步骤1)中,采用如下方法之一形成所述两相体系:
A、先将式I粗品用有机溶剂溶解,形成溶液后;加入水或含酸的水,并控制pH值为5~8;或者,
B、在有机溶剂中加入水或含酸的水,并控制pH值为5-8,然后加入式I粗品。
方法A中,只要控制体系pH值为5-8即可,可以选择向溶液中先加入水再加入酸,也可以直接加入含酸的水。
所述控制pH值,可以通过加入酸,或者加入酸和碱进行。
酸的种类不需要特别限定,只要能调节pH值即可,可以是常见的无机酸或有机酸,如盐酸、硫酸、磷酸、氢溴酸、氢碘酸、甲酸、乙酸、甲磺酸、苯磺酸或对甲苯磺酸,等。
步骤1)中,水的用量不需要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形成水相,并与有机相分层即可。考虑到成本因素,每g式I粗品可以使用0.5-20ml的水。
有机溶剂对纯化过程不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只要能够溶解式I并不与水互溶即可,可以选自乙酸酯、卤代烷、醚、苯或取代苯,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醚、甲基叔丁基醚、苯、甲苯或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用量也不需要特别限定,使用能够溶解式I化合物的量,或更多的用量都可以。
上述方法中,步骤2)中使用碱调节pH值,碱的种类也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调节pH值即可,如可以选自锂、钠、钾、钙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或氨水,等。
欲得到式I化合物纯品,用蒸馏、挥发等常规技术,将步骤2)中收集的提取液除去有机溶剂即可。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式I粗品是指通过合成得到的含有纯净的式I化合物和杂质的混合物,合成的方法不用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JP10120677或JP6336480的方法。
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1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