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作弊驾驶员培训记录仪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0790.7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6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平 |
主分类号: | G07C5/00 | 分类号: | G07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199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弊 驾驶员 培训 记录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识别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防作弊驾驶员培训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驾校在培训中经常出现课时“缩水”,学员培训学时不足,教练员执教不良,造成驾驶员培训质量下降。为此,公安部于2012年3 月 22 日发布17 项措施严格驾驶人教育管理,明确提出“督促提高驾校培训质量,把好驾驶人培训考试第一关”。并规定:2012年4月1日起,对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培训没有采用计时管理系统的驾校,10月1日起,对汽车类驾驶人培训没有采用计时培训管理的驾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予受理考试申请。
目前,各驾校普遍采用基于IC卡身份识别的驾驶人培训计时管理系统,实践中发现该类系统并不能有效落实培训学时,保障培训质量。部分驾校受利益驱动,由教练员代为虚假刷卡、冒混学时的现象依然相当普遍。
为了杜绝驾驶员培训中的作弊现象,某些培训管理系统引入了防作弊功能设计:部分培训管理系统引入视频监控功能,方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远程监管。这对虚假刷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威慑作用。然而,由于此类远程监管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费时费力,待监管的驾校车辆众多,人工视频监控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此外,部分系统中引入指纹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识别,此类系统中至少存在两个不足,其一,受指纹识别技术本身的正确率影响,存在不能正确识别的情况,比如学员刚手洗了完一大堆衣服,指纹淡化,此时常常不能正确识别,而导致无法正常参加培训。其二,目前指纹复制作弊技术非常成熟,指纹膜套之类的产品在淘宝上随处可见,使用该类作弊技术在普通考勤机上测试,通过率超过90%。目前绝大多数的学时仪的时间来源于设备自身,速度信息来源于车速传感器。按照正常培训流程,学时仪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驾校培训不正规问题。但车速传感器发出的是普通的脉冲信号,很容易模拟,个别驾校就通过购买信号发生器来作弊。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各类作弊问题,而导致驾驶员培训学时不足,培训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管理部门又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控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作弊驾驶员培训仪。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防作弊驾驶员培训仪,它包括车载终端,车载终端中的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定位模块、指纹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活体检测模块、身份识别模块及存储器,中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驾驶员培训监管系统。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连接输入模块。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连接语音提示模块。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连接车速传感器。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输入模块为触摸控制屏或按键或键盘。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人脸识别模块中包含设于车辆驾驶员座位前方的摄像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中央处理器为x86架构芯片、ARM架构芯片或DSP芯片。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身份识别模块是IC卡读卡器或者RFID读写器或条形码读写器。
本发明防作弊驾驶员培训仪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可防止虚假刷卡,冒混学时。教练员代为刷卡,冒混学时的现象在驾校中,比较普遍。一方面,以部分盈利为目的的驾校,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学员自身,因为工作忙等原因,无法完成正常培训,也存在此类需求。传统的IC卡考勤,并不能确保当前的刷卡人,为学员本人。本系统引入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对刷卡人进行及时的身份验证,可有效阻止虚假刷卡行为的发生。
2、可防止通过指纹作弊来冒充学员。业界已经意识到单纯IC卡验证学员身份机制存在的弊端。部分新近出现的驾驶员培训学时仪中,已经开始采用IC卡加指纹识别的双重身份验证机制。指纹识别技术出现的比较早,在考勤、刑侦等领域广泛使用,该技术本身也相对比较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代为刷卡的现象发生。然而,指纹作弊技术目前也非常成熟,如流行的指纹复制作弊技术,在普通的考勤机上测试通过率超过90%,该技术所需要的指纹模套等产品,成本极低,在淘宝等网站上随处可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平,未经张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面板组件
- 下一篇:顶置式搅拌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