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0195.3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1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詹宏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宏洋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车辆的零组件,特别是一种装设于车辆的车头前端,用以缓冲撞击力道的车辆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2,为中国台湾公告第297348号《可掀起式车头的保险杆结构》专利案所揭示的车辆防撞装置9,该现有的车辆防撞装置9包含一个保险杆91及左、右对称的两个固定板92。该保险杆91设有数个轴孔911及数个固定销孔912;该两个固定板92设于平头车8的车头81前方,并连接于该平头车8的大梁82,且该两个固定板92对应该保险杆91的轴孔911及固定销孔912亦分别设有数个枢接孔921及数个穿孔922。该保险杆91的轴孔911及该固定板92的枢接孔921利用一个枢接螺杆93予以枢接,以便该保险杆91可借助该枢接螺杆93向前枢转活动;另,该保险杆91的固定销孔912及该固定板92的穿孔922也可以利用一个固定销94予以定位。
借此,当该现有的车辆防撞装置9装设于该平头车8的车头81前方,且该平头车8的车头81欲向前方枢转活动预定角度时,使用者可将该固定销94拆下,以便将该保险杆91向前方枢转,使该平头车8的车头81向前枢转活动时不会受到该保险杆91的阻碍。
然而,该现有的车辆防撞装置9只以该两个固定板92连接至该平头车8的大梁82,使得该车辆防撞装置9只适合承受正面撞击下半部的作用力;也就是说,当撞击力是斜向或由上半部作用于该保险杆91时,撞击力并无法有效地被传递至该平头车8结构强度最高的大梁82处,使得该车辆防撞装置9所能提供的防撞缓冲效果相当有限,不仅该保险杆91非常容易变形、毁损,而且更容易造成乘坐于该平头车8内的人员受到伤害,故其安全防护功能不佳。
另外,由于该保险杆91及该固定板92的枢接处(枢接螺杆93、轴孔911及枢接孔921的结合结构)及定位处(固定销94、固定销孔912及穿孔922的结合结构)皆未设置防撞缓冲的结构;因此,当该车辆防撞装置9承受强大撞击力道时,该保险杆91及固定板92的枢接处及定位处则相当容易损坏,进而产生如保险杆91无法枢转活动及固定销94无法拆卸等问题。再者,当该保险杆91欲向前方枢转活动时,须先拆下该固定销94,故造成使用上的诸多不便。
基于上述原因,现有车辆防撞装置确实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乃改良上述的缺点,以提供一种车辆防撞装置,能够分散撞击力,并将撞击力直接或间接地传递至车体的大梁,使该撞击力对车体的影响被降到最低,以提升安全防护的功能。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防撞装置,于保险杆、固接模块及车体之间设有数个缓冲吸震体,以提升大范围的防撞缓冲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防撞装置,使该保险杆可配合该车头的枢转活动而自动向前枢转,以提升使用便利性。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包含有:
一种车辆防撞装置,装设于车体的车头前端,该车体具有两个大梁及一个车头转轴,该两个大梁的一部分延伸于该车头的底部,该车头转轴连接该车头与该两个大梁,该车辆防撞装置包含:两个固接模块,分别用以连接于该两个大梁;一个保险杆,枢接于该两个固接模块,该保险杆设有至少一个支撑柱,并连接对应数量的缓冲块以抵接该车头转轴;及一个卡掣模块,具有可相互卡掣的一个卡勾组件及一个定位组件,该卡勾组件设于该保险杆,该定位组件则用以结合于该车头的前端。
其中,该车体具有两个避震器,该两个避震器分别由两个固定件连接至对应的大梁,各该固接模块另设有一个辅助支杆组以分别连接该车体的两个固定件。
其中,该保险杆包含一个轴杆、一个主杆及至少一个连接杆,该轴杆固接于该两个固接模块,该连接杆固接于该主杆,该主杆及连接杆均枢接于该轴杆,该支撑柱设于该连接杆。
其中,该支撑柱的一端连接于该连接杆,另一端连接对应的缓冲块,该支撑柱呈斜向地连接该连接杆。
其中,该支撑柱呈中空状以容设对应的缓冲块,并维持该缓冲块的一端凸伸超出该支撑柱的端部。
其中,该保险杆包含相互连接的一个基底部及一个延伸部,该基底部位于该延伸部的下方并用以连接该两个固接模块。
其中,该连接杆设有一个定位槽,该定位槽位于该支撑柱的上方;该卡勾组件包含一个壳座、一个弹性元件及一个钩体,该壳座固接于该连接杆并设于该定位槽中,该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于该壳座的内侧,另一端连接该钩体,该钩体的末端凸伸出该壳座并伸入该定位槽中;该定位组件由一个定位座结合于该车头的前端,一个钩环结合于该定位座,该钩环能够脱离地伸入该定位槽并供该卡勾组件的钩体勾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宏洋,未经詹宏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