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三维网状石墨泡沫或网状玻璃碳制作医用多孔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08107.6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明;杨艳文;郭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高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6/14 | 分类号: | C23C16/14;C23C16/18;C23C1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网状 石墨 泡沫 玻璃碳 制作 医用 多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多孔钽的制备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涂覆均匀、无颗粒残留、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方便后期加工的以三维网状石墨泡沫或网状玻璃碳制作医用多孔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多孔医用植入物的制备多采用多孔不锈钢、多孔钛等。存在的问题是生物相容性不好、重量大,不能很好地和生物体长在一起。也有场家采用粉末冶方法制造金多孔钽的方法,该方法既要达到钽的熔点,又要避免多孔钽的塌陷,存在烧结难以控制的问题,而且后期加工难度也很大,还容易产生粉末颗粒的残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涂覆均匀、无颗粒残留、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方便后期加工的以三维网状石墨泡沫或网状玻璃碳制作医用多孔钽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三维网状石墨泡沫或网状玻璃碳制作医用多孔钽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准备模板和钽源:其中,所述模板为三维网状石墨泡沫或网状玻璃碳,所述钽源为五氟化钽、五氯化钽或乙醇钽;(2)将所述三维网状石墨泡沫或网状玻璃碳模板置于气相沉积炉用气相沉积的方法进行反应,制成成品。
所述气相沉积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对气相沉积炉进行真空加热,加热温度达到100-2000℃,保温1-3小时,然后往气相沉积炉通入氢气,再通入以氢气或氢气氩气混合气体以及钽源,钽源与模板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300-1000℃,反应时间为?。
所述作为模板的三维网状石墨泡沫或网状玻璃碳有相互连通的 开孔结构,材质含碳量在10%以上,泡的大小为8-2000PPI。
优选的,钽源与模板反应温度为900℃。
本发明的效果是:以三维网状石墨泡沫或网状玻璃碳为模板制作医用多孔钽的方法,钽的生物相容性更好,做成多孔不仅重量能减轻,而且其多孔形状和真正的人体组织相仿,相关的骨组织,肌肉组织,血管和神经等都能穿过空隙,以便更好地和生物体长在一起。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三维网状石墨泡沫或网状玻璃碳制作医用多孔钽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准备模板和钽源:其中,所述模板为三维网状石墨泡沫或网状玻璃碳,所述钽源为五氟化钽、五氯化钽或乙醇钽;(2)将所述三维网状石墨泡沫或网状玻璃碳模板置于气相沉积炉用气相沉积的方法进行反应,制成成品。
气相沉积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对气相沉积炉进行真空加热,加热温度达到100-2000℃,保温1-3小时,然后往气相沉积炉通入氢气,再通入以氢气或氢气氩气混合气体以及钽源,钽源与模板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300-1000℃,反应时间为?。
作为模板的三维网状石墨泡沫或网状玻璃碳有相互连通的开孔结构,材质含碳量在10%以上,泡的大小为8-2000PPI。
优选的,钽源与模板反应温度为9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高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高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81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形薄壁工件打孔工装
- 下一篇: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及该复合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