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低温进气方法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01237.7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靳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5/04 | 分类号: | F01N5/04;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低温 方法 发动机 | ||
1. 一种余能制冷低温发动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上设有以排气余能为推动力的制冷单元(1100),所述制冷单元(1100)用来冷却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中的进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余能制冷低温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单元(1100)为压缩膨胀制冷单元A(130),所述压缩膨胀制冷单元A(130)包括依次连通的涡轮动力机构A(20)、叶轮压气机A(30)、涡轮动力机构B(21)和热交换器A (40);所述涡轮动力机构A(20)的工质出口和所述叶轮压气机A(30)工质入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有降温器A(50),所述涡轮动力机构A(20)和所述叶轮压气机A(30)为共轴设置;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与所述涡轮动力机构A(20)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涡轮动力机构B(21)的工质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A(40)的被加热流体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A(40)的被冷却流体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连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余能制冷低温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轮压气机A(30)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涡轮动力机构B(21)工质入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降温器B(51)。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余能制冷低温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单元(1100)为压缩膨胀制冷单元B(131),所述压缩膨胀制冷单元B(131)包括依次连通的叶轮压气机B(31)、热交换器B(41)、涡轮动力机构C(22)、涡轮动力机构D(23)和热交换器C(42),所述叶轮压气机B(31)与所述涡轮动力机构C(22)为共轴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B(31)的工质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B(41)的被加热流体入口连通,所述涡轮动力机构C(22)的工质入口与所述热交换器B(41)的被加热流体出口连通;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与所述热交换器B(41)的被冷却流体入口连通;所述涡轮动力机构D(23)的工质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C(42)的被加热流体入口连通,所述热交换器C(42)的被冷却流体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连通。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余能制冷低温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涡轮动力机构C(22)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涡轮动力机构D(23)的工质入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上设降温器C(52)。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余能制冷低温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单元(1100)为吸附式制冷单元(132),所述吸附式制冷单元(132)包括解吸器(6)、吸附器(7)和蒸发器(8),所述解吸器(6)的上部与所述吸附器(7)相互连通,所述蒸发器(8)的蒸汽出口(801)设在所述吸附器(7)中的上部;所述解吸器(6)下部的加热流体入口(601)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连通,所述蒸发器(8)被冷却流体出口(802)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连通。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余能制冷低温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单元(1100)为蒸汽动力制冷单元(133),所述蒸汽动力制冷单元(133)包括汽化器(9)、射流泵(10)、冷凝冷却分离器(11)、液体泵(12)和热交换器D(43);所述汽化器(9)的高温工质入口(901)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连通;所述汽化器(9)的被汽化流体通道的出口(902)与所述射流泵(10)的动力流体喷射口(1001)连通,所述射流泵(10)的流体出口与所述冷凝冷却分离器(11)的被冷却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冷却分离器(11)的液体出口经所述液体泵(12)与所述汽化器(9)的液体入口(903)连通;所述冷凝冷却器分离器(11)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射流泵(10)的低压流体入口之间的连通通道设为所述热交换器D(43)的被加热流体通道,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设为所述热交换器D(43)的被冷却流体通道。
8. 一种实现内燃机低温进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内燃机排气能量为推动力进行制冷,将所述内燃机进气冷却到40℃以下。
9. 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内燃机低温进气方法的内燃机,包括内燃机和制冷单元(1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的排气道与所述制冷单元(1100)的推动力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内燃机的进气道与所述制冷单元(1100)的被冷却流体通道连通。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1100)设为热动气体涡流制冷单元(134),所述热动气体涡流制冷单元(134)包括设有进气管(701)、喷嘴(801)、涡流室(901)、孔板、冷端管子(1501)、热端管子(1601)、流量控制阀(1701)的涡流管、进气冷却器(601)和以内燃机排气热能为推动力产生压缩气体的压缩气体单元(221),所述压缩气体单元(221)的压缩气体出口与所述进气管(701)连通,所述冷端管子(1501)与所述进气冷却器(601)连通,所述进气冷却器(601)的被冷却流体通道与所述内燃机的进气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012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前锁功能的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磁吸式精密排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