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车的断路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8727.2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0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藤本义明;泷川义史;海原英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1L3/12 | 分类号: | B61L3/12;B60L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车 断路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车的断路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若在主电路装置与集电装置连接的状态下列车进入死区段(无通电区间),架空线与集电装置之间因离线而发生电弧,有可能导致设备的损伤。因此,在通过死区段时,需要对在集电装置与主电路装置之间所具备的真空断路器进行开关控制。以往的方法有:在死区段前后设置地面感应器,探测该地面感应器来对真空断路器进行开关控制。
此外,例如,公开有如下技术:在车厢编组的两端设置对架空线电压进行探测的天线,事先检测出无电压区间,从而实施电路断路(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51-0289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的前提为:车厢编组的头车是没有集电装置的带驾驶台的拖车(trail car),距离集电装置的位置最少1节车厢的长度提前检测出无电压区间。并且,未考虑从对真空断路器实施断开控制到实际电路被断路为止之间存在的时间延迟。因此,存在如下问题:若将上述现有技术应用到例如头车为具有集电装置的动力车的结构,则在探测到无电压区间后且实际电路被断路之前,集电装置有可能发生离线。
此外,在死区段前后设置地面感应器、探测该地面感应器来对真空断路器进行开关控制的方法中,存在如下问题:若电路断路的时刻,列车速度较慢,则列车有可能在死区段前边或在死区段内停止。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车的断路器控制装置,能防止列车通过死区段时因电路断路而停止,且在列车进入死区段前可靠地实施电路断路。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车的断路器控制装置与接收器一同搭载于电车的各车厢,该接收器对设置在死区段前后的规定位置的地面感应器进行探测,该电车的断路器控制装置通过所述接收器探测出所述地面感应器,来对集电装置与主电路装置之间所具备的断路器进行控制,该电车的断路器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行驶位置计算部,该行驶位置计算部基于所述电车的速度,计算出所述车厢的行驶位置;断路器控制位置计算部,该断路器控制位置计算部根据在所述接收器探测出设置在所述死区段的前进方向前边的所述地面感应器的时刻的所述电车的速度,计算出对所述断路器进行断开控制的断路器断开控制位置;以及断路器控制部,该断路器控制部在所述行驶位置与所述断路器断开控制位置相一致的时刻,对所述断路器进行断开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能防止列车通过死区段时因电路断路而停止,且在列车进入死区段前可靠地实施电路断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的列车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断路器断开控制概念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断路器断开控制概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车的断路器控制装置(下面,简称为“断路器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断路器控制装置的列车的一个示例的图。如图1所示,在轨道1上行驶的列车(电车)由多个车厢来构成1个编组,该多个车厢包含:头车2,该头车2具备集电装置4,且集电装置4对从架空线5提供的电力进行集电并提供给主电路装置11;中间动力车3,该中间动力车3同样具备集电装置4;以及不具备集电装置4的中间拖车(未图示)。另外,在图1所示示例中,记载了头车2具备主电路装置11和集电装置4的示例,但不限于此,头车2可以是不具备主电路装置11和集电装置4的结构。
构成为在轨道1的规定位置设置地面感应器14,利用各车厢所搭载的接收器13来探测该地面感应器14,并对集电装置4与主电路装置11之间所具备的真空断路器(以下简称为“断路器”)10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87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车架构造
- 下一篇:车辆控制装置及铁路用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