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和层叠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62639.1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8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真理;花木一康;山下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B32B27/00;B32B27/30;C09J133/0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导电 承载 层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其具有支撑体和具有特定的算术平均表面波纹度的粘合剂层。另外,本发明涉及具有该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和透明导电膜的层叠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触控面板、液晶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面板、电致变色面板、电子纸元件等中,使用在塑料膜上设置有透明电极的膜基板的元件的需要增加。
作为透明电极的材料,目前ITO薄膜(In-Sn复合氧化物)为主流,包含上述ITO薄膜的薄膜基材的厚度具有逐年变薄的倾向。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加工工序、运送工序等中,为了防止划伤、污渍等目的,对ITO薄膜等光学构件粘贴表面保护膜等后使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光学构件上粘贴薄的表面保护膜后使用。
另外,多数情况下在包含前述ITO薄膜的薄膜基材等上设置防反射(AR)膜作为功能层以提高可视性,或者设置硬涂(HC)膜作为功能层以防止损伤的产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043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为了提高生产率,例如在设置有功能层的状态下进行前述ITO薄膜的形成或图案化等制造工序,有时将具有功能层的透明导电膜放置在加热环境下或者进行水洗等,暴露于非常大的温度变化。伴随这样的温度变化,存在透明导电膜(具有功能层的情况下为功能层本身)显著变形(产生波纹等)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将具有ITO薄膜等透明导电层的透明导电膜粘贴到承载膜上的状态下,即使在伴随有温度变化的加工工序、运送工序等中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透明导电膜的变形(透明导电膜具有功能层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功能层的变形)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作为被粘物的透明导电膜产生褶皱、划痕等并且可以保持透明导电膜的形状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前述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以及透明导电膜的层叠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可以实现上述目的,并且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特征在于,在支撑体的至少单面上具有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的与接触所述支撑体的面相反的一侧的粘合面的算术平均表面波纹度Wa为70nm以下。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作为具有支撑体和透明导电层的透明导电膜使用。而且,在透明导电膜的与透明导电层相反的一侧的支撑体表面(在支撑体表面上还具有功能层的情况下为该功能层)上粘贴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粘合剂层后使用。
所述粘合剂层优选由含有基础聚合物和交联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所述基础聚合物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所述交联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大于10重量份。
所述基础聚合物优选为将单体成分聚合而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所述单体成分含有具有碳原子数2~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具有官能团的单体。
所述交联剂的官能团相对于所述具有官能团的单体的官能团的摩尔比优选为0.70以上。
所述(甲基)丙烯酸酯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酸丁酯。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体,其具有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和层叠在所述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上的透明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为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所述透明导电膜具有透明导电层和支撑体,在所述支撑体的与接触所述透明导电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粘贴有所述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粘合剂层的粘合面。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体,其具有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和层叠在所述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上的透明导电膜,所述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为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所述透明导电膜具有透明导电层和支撑体,并且在所述支撑体的与接触所述透明导电层的面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具有功能层,在所述功能层的与接触所述支撑体的面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粘贴有所述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粘合剂层的粘合面。
优选在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功能层上粘贴所述透明导电膜用承载膜的粘合剂层的粘合面前后的所述功能层的接触面的算术平均表面波纹度Wa之比(粘贴后的Wa/粘贴前的Wa)为0.5~3.0。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62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