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用蓄电池组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59982.0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5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秀明;立川广辅;川原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L11/18;H01M2/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洪秀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组,该电动车用蓄电池组具备多个蓄电池模块列,该多个蓄电池模块列由电串联连接的多个蓄电池模块跨过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车身框架而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列状配置而成,所述多个蓄电池模块列的位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一侧的所述蓄电池模块构成第一蓄电池模块组,所述多个蓄电池模块列的位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另一侧的所述蓄电池模块构成第二蓄电池模块组。
背景技术
通过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有如下的电动车用蓄电池组:该电动车用蓄电池组在电动车的板状的蓄电池框架的上表面配置格子状的分隔框架而对多个蓄电池收纳部进行划分,并在各蓄电池收纳部中分别搭载有多个蓄电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050010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电动车用蓄电池组的多个蓄电池利用线缆、母线而相互连接并且与主开关、接线板连接,当未适当地配置线缆、母线、主开关、接线板等时,存在蓄电池组变得大型化而对车厢的容积进行压迫、或与车身框架发生干渉而使配线作业变得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状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合理性地配置对搭载于蓄电池组的多个蓄电池模块之间进行连接的线缆等,从而提高蓄电池组向车身的搭载性、配线作业的作业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组,其具备多个蓄电池模块列,该多个蓄电池模块列由电串联连接的多个蓄电池模块跨过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车身框架而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列状配置而成,所述多个蓄电池模块列的位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一侧的所述蓄电池模块构成第一蓄电池模块组,所述多个蓄电池模块列的位于所述车身框架的另一侧的所述蓄电池模块构成第二蓄电池模块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蓄电池模块组的上方配置有能够对所述多个蓄电池模块列内的电连接进行截断的主开关,并且在所述第二蓄电池模块组的上方配置使所述多个蓄电池模块列并联而与第一高压线缆连接的接线板,使所述第一蓄电池模块组的所述多个蓄电池模块列与所述第二蓄电池模块组所对应的所述多个蓄电池模块列分别连接的多个第二高压线缆呈U字状弯曲并通过所述车身框架的下方,所述第二高压线缆的弯曲部被线缆支架保持而固定在固定部上,母线介于所述第一高压线缆的中间部,所述母线呈U字状弯曲并通过所述车身框架的下方。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所述第一特征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接线板延伸的所述第一高压线缆在所述第一蓄电池模块组中通过并与输出部连接,介于所述第一高压线缆的中间部的所述母线经由所述主开关的壳体而与所述输出部侧的所述第一高压线缆连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所述第一或者第二特征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开关具备手动开关,该手动开关能够通过手动进行开闭操作而对所述多个蓄电池模块列内的电连接进行截断,所述接线板具备接触器,该接触器能够按照车辆的状态而自动地进行开闭操作,从而对所述多个蓄电池模块列和所述第一高压线缆的电连接进行截断。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所述第一~第三中的任一特征的基础上,还提供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高压线缆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在蓄电池组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传送控制信号的低压线缆沿着前后方向配置在所述蓄电池组的车宽方向两侧部,并且沿着所述车身框架而配置在车宽方向上。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的中间横梁20与本发明的车身框架对应,实施方式的高压连接器71与本发明的输出部对应,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三蓄电池模块列R1~R3与本发明的蓄电池模块列对应。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9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瓦斯气体抽采计量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室内环境场多场同时自动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