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4940.8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8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麻依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2B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具有光学变焦功能和电子变焦功能这两种功能的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如果对变焦开关进行操作,则在光学变焦之后转换为电子变焦,并将超过光学变焦最大倍率的放大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技术。也存在在分段变化的光学变焦倍率之间显示电子变焦图像的技术(专利文献1、2)。
与光学变焦图像相比,电子变焦图像的分辨率通常较差。还存在为了在电子变焦图像中保持分辨率(例如轮廓部分的清晰度),对应于变焦倍率进行图像轮廓校正的技术(专利文献3、4、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5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6263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006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16865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3-21817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3至5中,对应于电子变焦的倍率而对针对图像数据所进行的轮廓校正处理的强度、或轮廓校正处理的频率波段进行变更。但是,如果对于没有进行电子变焦甚至是具有足够分辨率的图像数据,进行例如适合于电子变焦图像的轮廓校正处理,则可能会产生伪像(artifact)和模糊等,反而使画质特性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仅在需要进行图像校正处理特别是后述的超分辨率处理的情况下,生成进行了超分辨率处理的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目的另一在于,能够生成在整个变焦操作的范围内表示分辨率良好的图像的图像数据。
第1发明所涉及的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单元,其通过能够对光图像进行光学缩放的变焦透镜,对被摄体进行摄像,输出用于表示被摄体像的图像数据;电子变焦单元,其对通过上述摄像单元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电子缩放;变焦操作单元,其用于进行使变焦透镜及电子变焦单元的变焦倍率变更的操作;变焦控制单元,如果变焦倍率落在直至变焦透镜位于长焦端时的光学最大变焦倍率的光学变焦应用缩放范围内,则该变焦控制单元仅使用变焦透镜对图像数据进行缩放,而如果变焦倍率落在超过光学最大变焦倍率的电子变焦应用缩放范围内,则同时使用电子变焦单元对图像数据进行缩放;超分辨率处理单元,其针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抑制噪音强调并强调轮廓的超分辨率处理,生成超分辨率图像数据;以及加权合成单元,其在变焦倍率落在上述电子变焦应用缩放范围内时,通过上述变焦倍率越大则超分辨率图像数据的权重越大的加权处理,对所生成的超分辨率图像数据和没有进行超分辨率处理的图像数据进行合成。
第1发明也提供适合于上述摄像装置的控制的方法。第1发明所涉及的方法是一种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单元,其通过能够对光图像进行光学缩放的变焦透镜,对被摄体进行摄像,输出用于表示被摄体像的图像数据;电子变焦单元,其对通过上述摄像单元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电子缩放;变焦操作单元,其用于进行使变焦透镜及电子变焦单元的变焦倍率变更的操作;变焦控制单元,如果变焦倍率落在直至变焦透镜位于长焦端时的光学最大变焦倍率为止的光学变焦应用缩放范围内,则该变焦控制单元仅使用变焦透镜对图像数据进行缩放,而如果变焦倍率落在超过光学最大变焦倍率的电子变焦应用缩放范围内,则同时使用电子变焦单元对图像数据进行缩放;以及超分辨率处理单元,其针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抑制噪音强调并强调轮廓的超分辨率处理,生成超分辨率图像数据,在该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在变焦倍率落在上述电子变焦应用缩放范围内时,通过上述变焦倍率越大则超分辨率图像数据的权重越大的加权处理,对所生成的超分辨率图像数据和没有进行超分辨率处理的图像数据进行合成。
如果使用变焦操作单元开始进行被摄体像的变焦操作,则首先进行变焦透镜的光学变焦(焦距变更)。直至摄像装置所具有的变焦透镜位于长焦端时的变焦倍率(光学最大变焦倍率、变焦透镜的最大焦距)为止,仅进行光学变焦。在进行了直至超过光学最大变焦倍率的变焦倍率为止的变焦操作之后,开始进行电子变焦处理,即,通过像素插补处理而对图像数据进行电子缩放。基于超过变焦透镜最大变焦倍率的变焦倍率而继续进行变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4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空图像的识别及优化方法
- 下一篇:造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