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保护部件的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53821.0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7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足立英臣;尾崎佳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2G3/04;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保护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
背景技术
高压线束用于电连接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的设备,即,诸如电机单元、逆变器单元或电池的设备。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线束包括:三个电线,该三个电线电连接在设备之间;主屏蔽部,该主屏蔽部容纳三个电线的全长的大部分;以及副屏蔽部,该副屏蔽部从主屏蔽部的端部延伸,并且覆盖三个电线。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线束的布线路径可能变得非常长。
三个电线的每个端部都设置有端子配件。在制造线束之后,端子配件适于与电线的端部一起插入到设备的屏蔽壳体内,并且利用螺栓连接到例如安置在设备本体的预定位置处的连接部。
具有导电性的长金属管用作主屏蔽部。为了减小主屏蔽部的直径,主屏蔽部形成为具有仅能够插入并通过三个电线的内径。
副屏蔽部包括:编织物,该编织物形成为管状;屏蔽罩,该屏蔽罩固定于编织物的一端;以及连接管,该连接管固定于编织物的另一端。屏蔽罩作为要连接并且固定于设备的屏蔽壳体的部分被包括。
通过使编织物和屏蔽罩重叠,将屏蔽环放置在重叠部上,并且随后在屏蔽环上进行压接来固定编织物和屏蔽罩。上述固定方法也适用在编织物和连接管的固定。换句话说,通过使编织物和连接管重叠,将压接环放置在重叠部上,并且然后在压接环上进行压接来固定编织物和连接管。
与主屏蔽部的具有相同材料和相同内径的金属管用作连接管。连接管具有明显比主屏蔽部的长度短的长度。在使连接管的端部与主屏蔽部的端部对齐时,利用焊接固定连接管。
如上所述,发现在上述构造和结构中,因为副屏蔽部与主屏蔽部一体地焊接,所以线束包括由很长的金属管形成的屏蔽部件。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No.390976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线束中,虽然通过使用金属管实现了作为电磁波对策的电磁屏蔽效果,但是存在下面的问题。也就是,因为线束包括由很长的金属管形成的屏蔽部件,所以线束的整体重量增加了。上述问题对车辆重量的减轻有影响。
基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使得在确保电磁屏蔽效果的同时,线束能够在重量上轻量化并且车辆能够在重量上轻量化。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束,包括:一个以上导电路径;保护部件,该保护部件形成为管状,并且在所述保护部件中容纳所述一个以上导电路径,从而屏蔽从所述一个以上导电路径发出的电磁波,其中,所述保护部件由具有导电性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根据具有这种构造的线束,线束设置有由具有导电性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管状保护部件。因为保护部件由具有导电性的树脂组合物形成,所以能够使保护部件在重量上比金属管轻。此外,因为保护部件具有导电性,所以还能够确保电磁屏蔽效果。
所述线束可以构造成还包括绝缘树脂被覆物,该绝缘树脂被覆物由具有绝缘特性的树脂组合物形成,其中,所述保护部件的外表面覆盖有该绝缘树脂被覆物。
根据具有这种构造的线束,因为保护部件的外表面覆盖有绝缘树脂被覆物,所以在保护线束免受诸如冲击的外力的同时,能够通过绝缘树脂被覆物制约线束的布线路径,而不在保护部件外侧设置诸如保护器的外装部件。
所述线束可以构造成使得所述保护部件的端部的外表面在预定范围露出,并且该露出的部分形成为连接到屏蔽部件的屏蔽部件连接部。
根据具有这种构造的线束,因为保护部件的端部的外表面在预定范围露出,并且该露出的部分形成为屏蔽部件连接部,所以保护部件具有保护线束免受诸如冲击的外力的部分和连接诸如编织物的屏蔽部件的部分。
所述线束可以构造成还包括编织物,该编织物连接并且固定于所述保护部件的端部。
所述线束可以构造成使得所述编织物连接并且固定于所述保护部件的两端中的每一端,并且所述保护部件沿着连接并且固定于所述编织物的两端之间的整个长度延伸。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因为线束设置有由具有导电性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保护部件,所以实现了在确保电磁屏蔽效果的同时能够使线束在重量上轻量化并且使车辆在重量上轻量化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53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