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材料的透明化方法、及其利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20354.1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2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宫胁敦史;滨裕;黑川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3/48;C12Q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平;王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材料 透明 方法 及其 利用 | ||
1.一种生物材料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浸润步骤,使以规定的浓度而含有选自由尿素及尿素衍生物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浸润到生物材料中;第二浸润步骤,继而使以比第一浸润步骤中用的所述溶液高的浓度而含有选自由尿素及尿素衍生物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浸润到所述生物材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材料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浸润步骤之后还包括第三浸润步骤:
使以比该第二浸润步骤中用的所述溶液低的浓度而含有选自由尿素及尿素衍生物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浸润到所述生物材料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材料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浸润步骤中所用的溶液与所述第三浸润步骤中所用的溶液以实质上相同的浓度含有所述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材料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浸润步骤中所用的溶液与所述第三浸润步骤中所用的溶液为相同的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液均含有尿素来作为所述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液的至少一方为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液的至少一方含有表而活性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为选自由TritonX(注册商标)、Tween(注册商标)、及NP-40(商品名)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溶液还含有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水溶性的所述高分子化合物为选自由Percoll(注册商标)、Ficoll(注册商标)、聚乙二醇、及聚乙烯吡咯烷酮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液的至少一方还含有选自由甘油、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丙二醇、及聚乙二醇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使作为所述生物材料的源自多细胞动物的组织或器官、或除人类以外的多细胞动物得以透明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浸润步骤中所用的溶液中的所述化合物的浓度落在2.5M以上5.5M以下的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二浸润步骤中所用的溶液中的所述化合物的浓度落在6M以上8.5M以下的范围内。
15.一种用于生物材料的透明化处理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溶液,其以规定的浓度而含有选自由尿素及尿素衍生物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第二溶液,其以比所述第一溶液高的浓度而含有选自由尿素及尿素衍生物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生物材料的透明化处理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溶液含有浓度落在2.5M以上5.5M以下的范围内的尿素、以及浓度落在0.025(w/v)%以上5(w/v)%以下的范围内的表面活性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用于生物材料的透明化处理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溶液含有浓度落在5.5M以上8.5M以下的范围内的尿素、以及浓度落在0.025(w/v)%以上5(w/v)%以下的范围内的表面活性剂。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生物材料的透明化处理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溶液含有选自由甘油、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丙二醇、及聚乙二醇所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未经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203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