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5115.7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野崎贵行;高桥学;藤田展弘;吉田博司;渡边真一郎;山本武史;若林千智;冈本力;佐野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6 | 分类号: | C22C38/06;C22C38/58;C21D8/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弯曲性、拉伸凸缘加工性、扩孔弯边加工性、扩孔性等局部变形能力优良、且成形性的方向依赖性小、并且延展性优良的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本发明涉及利用TRIP(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相变致塑性)现象的钢板。
本申请基于2011年3月2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070725号公报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为了抑制来自汽车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直在推进使用了高强度钢板的汽车车体的轻质化。此外,为了确保搭乘者的安全性,作为汽车车体除软钢板以外大量使用高强度钢板。为了今后进一步进行汽车车体的轻质化,必须将高强度钢板的使用强度水平提高到以往以上。所以,例如为了在汽车的行走部件使用高强度钢板,必须改善用于扩孔弯边加工的局部变形能力。
但是,一般来说,如果提高钢板的强度,则成形性下降,对于深冲成形或胀形成形重要的均匀拉伸率下降。对此,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奥氏体残留在钢板中来确保均匀拉伸率的方法。
而且,在该非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了改善弯曲成形、扩孔加工或扩孔弯边加工所要求的局部延展性的钢板的金属组织控制方法。此外,非专利文献2中还公开了如果控制夹杂物,将显微组织控制在单一组织,减低显微组织间的硬度差,则对于弯曲性及扩孔加工是有效果的。
非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下述的技术:为了使延展性和强度得以兼顾,通过利用热轧后的冷却控制来进行金属组织控制,控制析出物及相变组织,从而得到铁素体和贝氏体的适当的分率。可是,哪种方法都是依赖于组织控制(分类上的显微组织的控制)的局部变形能力的改善方法,因此基础组织对局部变形能力的影响较大。
另一方面,非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通过使连续热轧工序中的压下量增加来改善热轧钢板的材质的技术。这样的技术是所谓晶粒微细化的技术,在非专利文献4中,通过在奥氏体区内的极低温下进行大压下,使其从未再结晶奥氏体相变为铁素体,从而使制品的主相即铁素体的晶粒微细化,提高强度及韧性。可是,在非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制造方法中,对于局部变形能力及延展性的改善完全没有考虑。
如上所述,为了改善高强度钢板的局部变形能力,主要进行包含夹杂物的组织控制。
此外,为了使用高强度钢板作为汽车用部件,强度和延展性的平衡是必要的。对于这样的要求,迄今为止提出了利用了残留奥氏体的相变致塑性的所谓TRIP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
但是,TRIP钢尽管强度、延展性优良,但一般具有扩孔性等局部变形能力低的特点。所以,为了将该TRIP钢用作例如行走部件的高强度钢板,必须改善扩孔性等局部变形能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2175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5942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高桥,新日铁技报(2003)No.378,p.7
非专利文献2:加藤等,制铁研究(1984)vol.312,p.41
非专利文献3:K.Sugimotoetal.、ISIJ International(2000)Vol.40,p.920
非专利文献4:中山制钢所NFG制品介绍http://www.nakayama-steel.co.jp/menu/product/nfg.html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课题是提供TRIP钢中局部变形能力优良、成形性的方向依赖性小的延展性优良的高强度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课题是提供通过热轧控制织构、改善热轧钢板的各向异性的高强度热轧钢板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者们发现:如果适当地控制TRIP钢中的规定的晶体取向的极密度,则局部变形能力提高。此外,本发明者们通过使TRIP钢的化学成分及制造条件最佳化,控制钢板的显微组织,由此成功地制造了局部变形能力及其它机械特性优良的钢板。
本发明的要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5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