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气缸盖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10029.7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3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藤本智也;坂下正雄;平野浩司;上田圭;立川刚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缸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气缸盖罩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过去,在内燃机的气缸盖的上部设置有对进气门和排气门进行驱动的气门传动机构,所述进气门和排气门分别用于开闭与燃烧室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并且,在气缸盖的上部安装有覆盖气门传动机构的气缸盖罩。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缸盖罩结构中,上下夹着凸轮轴地对该凸轮轴进行轴支承的多个轴承部件中的、配置在凸轮轴的上侧的上侧部件与气缸盖罩形成为一体。上侧部件在凸轮轴的轴向以相等间隔配置,覆盖相邻的上侧部件之间的覆盖部形成为大致平坦的板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实用新型公告CN201206478Y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近年来,考虑到内燃机的布局性,考虑了将对凸轮轴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的凸轮角度传感器(TCD传感器)和向燃料喷射装置供给高压燃料的共轨(common rail)等辅助器件安装于气缸盖罩。
然而,在现有的气缸盖罩结构中,凸轮角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有可能由于气缸盖罩的振动而降低。并且,在将安装于现有气缸盖的共轨等辅助器件安装到与气缸盖相比刚性较低的气缸盖罩的情况下,振动和噪音有可能增大。因此,期望进一步强化气缸盖罩的刚性。
另一方面,由于还存在内燃机的轻量化、紧凑化的要求,因此,通过气缸盖罩的厚壁化和大型化实现的刚性提高是有限度的。
本发明正是鉴于这些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气缸盖罩结构,其能够抑制气缸盖罩的厚壁化和大型化、并使气缸盖罩的刚性提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气缸盖罩结构具备:覆盖部,其从上侧覆盖气门传动机构,所述气门传动机构包括在气缸盖配置的凸轮轴;外周缘部,其沿着所述覆盖部的外周缘设置,并紧固于所述气缸盖;以及多个上侧轴承部,它们与所述覆盖部和所述外周缘部设置成一体,所述多个上侧轴承部与在所述气缸盖设置的多个下侧轴承部协作而将所述凸轮轴保持成能够自如旋转,所述内燃机的气缸盖罩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上侧轴承部紧固固定于所述下侧轴承部,所述覆盖部在相邻的所述上侧轴承部之间具有呈大致半球状隆起的隆起部。
根据所述结构,在相邻的上侧轴承部之间具有呈大致半球状隆起的隆起部,因此,利用大致半球状的隆起部提高了覆盖部的刚性。而且,利用该隆起部提高了气缸盖罩的刚性,能够抑制振动和噪音。而且,由于利用隆起部的形状提高了气缸盖罩的刚性,因此,能够抑制气缸盖罩的厚壁化和大型化。
并且,优选构成为,所述上侧轴承部具有轴承侧紧固固定部,该轴承侧紧固固定部被紧固固定于所述下侧轴承部,所述外周缘部在成为相邻的所述上侧轴承部的中间的部位具有外周侧紧固固定部,所述外周侧紧固固定部被紧固固定于所述气缸盖,在所述轴承侧紧固固定部和所述外周侧紧固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第1加强肋,在由相邻的所述上侧轴承部和所述第1加强肋所包围的部位设置有所述隆起部。
根据所述结构,在轴承侧紧固固定部和外周侧紧固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第1加强肋,在由相邻的上侧轴承部和第1加强肋所包围的部位设置有隆起部,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气缸盖罩的刚性,能够进一步抑制振动和噪音。
并且,优选构成为,在所述隆起部的下表面,从所述隆起部的顶点朝向所述轴承侧紧固固定部和所述外周侧紧固固定部延伸设置有第2加强肋。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隆起部的刚性,因此,更进一步提高了气缸盖罩的刚性,能够进一步抑制振动和噪音。
并且,优选构成为,所述凸轮轴由进气侧凸轮轴和排气侧凸轮轴构成,沿着所述进气侧凸轮轴和所述排气侧凸轮轴分别配置有多个所述上侧轴承部,在所述进气侧凸轮轴的所述上侧轴承部之间、以及所述排气侧凸轮轴的所述上侧轴承部之间的至少一方设置有所述隆起部。
根据所述结构,在所谓DOHC(Double OverHead Camshaft)式的内燃机中,能够提高气缸盖罩的刚性,能够抑制振动和噪音。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气缸盖罩的刚性的内燃机的气缸盖罩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气缸盖罩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下向上观察气缸盖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其中,(a)是整体图,(b)是(a)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沿图1所示的Ⅰ-Ⅰ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所示的Ⅱ-Ⅱ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0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