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探伤室大门上部的靠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7731.0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6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许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3/00 | 分类号: | E05D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杨显俭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伤 大门 上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靠轮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探伤室大门上部的靠轮装置,主要用于各类大型探伤室大门上,能够将大型探伤室大门的上部与墙体连接,有效防止大型探伤室大门在启闭过程中出现大门门体擦碰探伤室墙体的情况。
背景技术
随着金属焊接厚度的逐步增加,对焊接质量检测手段之一的探伤室也越做越大,使得探伤室大门也随之加大,探伤室大门从几十吨到上千吨不等。为有效防止重型大门在启闭过程中对探伤室墙体及对大门本体的擦碰,在有效设计大门底部开门机构的同时,大门上部的装置也大有讲究。
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探伤室大门的上部装置均采用如附图1所示的结构,为确保重型大门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平稳,重型大门在安装过程中一般均向墙体一侧倾斜一定的角度。但是由于门体重量太大,按照附图1中的方案无法有效的起到门体运行过程中的纠偏及防护作用,从而降低了探伤室的整体性能。
目前还没有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确保大型探伤室大门在启闭过程中安全运行,以及可以有效解决大门擦碰问题的探伤室大门上部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确保大型探伤室大门在启闭过程中安全运行,以及可以有效解决大门擦碰问题的探伤室大门上部的靠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探伤室大门上部的靠轮装置的结构特点在于:包括靠轮机构、筋板和导轨,所述靠轮机构包括支架、导轮、透盖、轴、密封圈和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轴上,所述导轮安装在轴承上,所述透盖固定在导轮的两侧,所述密封圈位于透盖和轴之间,所述轴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筋板上,所述导轨和导轮配合。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透盖通过螺钉固定在导轮的两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强,能够确保大型探伤室大门在启闭过程中安全运行,以及可以有效解决大门擦碰问题,无需采用复杂结构就能够达到重达上千吨的探伤室大门门体的防擦碰功能。使用时,导轨固定在墙体上,筋板固定在门体上,使得靠轮机构也固定在门体上,导轨和导轮配合,通过靠轮机构中的导轮实现门体联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探伤室大门上部的靠轮装置安装在墙体和门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探伤室大门上部的靠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探伤室大门上部的靠轮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的探伤室大门上部的靠轮装置包括靠轮机构1、筋板2和导轨3。
本实施例中的靠轮机构1包括支架11、导轮12、透盖13、轴14、密封圈16和轴承18,其中,轴承18为圆柱滚子轴承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轴承18安装在轴14上,导轮12安装在轴承18上,使得导轮12能够在轴14上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的透盖13通过螺钉固定在导轮12的两侧,即透盖13固定在导轮12的两侧,密封圈16位于透盖13和轴14之间,轴14安装在支架11上。
本实施例中的支架11固定在筋板2上,导轨3和导轮12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探伤室大门上部的靠轮装置主要用于各类大型探伤室大门上,能够将大型探伤室大门的上部与墙体4连接,有效防止大型探伤室大门在启闭过程中出现大门门体5擦碰探伤室墙体4的情况。使用时,导轨3固定在墙体4上,筋板2固定在门体5上,由于支架11固定在筋板2上,使得靠轮机构1也固定在门体5上,由于导轨3和导轮12配合,通过靠轮机构1中的导轮12能够实现门体5的联动。
本实施例中的探伤室大门上部的靠轮装置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无需采用复杂结构就能够达到重达上千吨的探伤室大门门体5的防擦碰功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未经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77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