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嵌入式控制平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4520.1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5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素桃;周三友;孙士勇;高飞;周玉娟;李鑫;康宾;王立莹;王景忠;李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主 可控 性能 嵌入式 控制 平台 装置 | ||
1.一种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嵌入式控制平台装置,包括复位模块(5)、调试接口(6)、高性能接插件(7)和电源模块(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控制模块(1)、功能扩展模块(2)、三速以太网接口模块(3)和RS-232串行接口模块(4);
处理器控制模块(1)通过PCI总线将PCI控制和数据命令输出至功能扩展模块(2)、三速以太网接口模块(3)和高性能接插件(7),通过Local总线将本地控制和数据命令输出至RS-232串行接口模块(4);复位模块(5)将复位信号输出至处理器控制模块(1)、功能扩展模块(2)和三速以太网接口模块(3);功能扩展模块(2)将IDE、USB和SMB总线输出至高性能接插件(7);三速以太网接口模块(3)将以太网数据输出至调试接口(6);RS-232串行接口模块(4)将串口数据输出至调试接口(6);电源模块(8)将+V电源输出至各个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嵌入式控制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器控制模块(1)包括CPU模块(9)、总线控制模块(10)、程序存储器模块(11)和DDR2 SDRAM数据存储器模块(12);
CPU模块(9)通过复位信号线接收来自复位模块(5)的复位信号,通过PCI总线将PCI控制和数据命令输出至功能扩展模块(2)、三速以太网接口模块(3)和高性能接插件(7),通过Local总线分别将总线控制命令输出至总线控制模块(10),将程序存取命令输出至程序存储器模块(11),将串行数据输出至RS-232串行接口模块(4),通过DDR2 SDRAM接口总线将数据存取命令输出至DDR2SDRAM数据存储器模块(12);总线控制模块(10)将总线控制命令输出至程序存储器模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嵌入式控制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功能扩展模块(2)包括桥接控制模块(13)、IDE接口模块(14)、UART接口模块(15)、USB接口模块(16)和SMB接口模块(17);
桥接控制模块(13)通过复位信号线接收来自复位模块(5)的复位信号,通过PCI总线接收来自处理器控制模块(1)的控制和数据命令,通过内部控制总线分别将IDE总线命令输出至IDE接口模块(14),将UART控制命令输出至UART接口模块(15),将USB总线命令输出至USB接口模块(16),将SMB总线命令输出至SMB接口模块(17);IDE接口模块(14)、UART接口模块(15)、USB接口模块(16)和SMB接口模块(17)分别将各自处理后的数据输出至高性能接插件(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嵌入式控制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三速以太网接口模块(3)包括以太网控制器模块(18),接口变压器(19)和网络控制器固件模块(20);
以太网控制器模块(18)通过复位信号线接收来自复位模块(5)的复位信号,通过PCI总线接收来自处理器控制模块(1)的控制和数据命令;以太网控制器模块(18)启动时读取存储在网络控制器固件模块(20)中的固件信息,并将需要传输的以太网数据信号输出至接口变压器(19);接口变压器(19)将经过电平变换后的以太网数据信号输出至调试接口(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可控的高性能嵌入式控制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RS-232串行接口模块(4)包括串口控制器模块(21)和串口驱动器模块(22);
串口控制器模块(21)通过Local总线接收来自处理器控制模块(1)的控制和数据命令,并将经过格式转换后的串口数据输出至串口驱动器模块(22);串口驱动器模块(22)将经过电平变换后串口数据信号输出至调试接口(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45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通道监控装置
- 下一篇:光敏传感器及数字补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