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杯状纵向磁场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9737.3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3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荃;曹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10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向 磁场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灭弧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杯状纵向磁场电极。
背景技术
真空灭弧室普遍采用杯状纵向磁场电极结构,该电极采用螺旋槽的结构来产生磁场,用螺旋槽在电极杯子上形成若干等份的触指。触指根部与电极杯底部相连,触指另一端与触头零件进行钎焊焊接。螺旋槽的切入角和螺旋槽的旋转角与纵向磁场密切相关,为了产生较强的磁场,人们希望更小的切入角,更大的旋转角。但这样会造成触指在焊接前强度差,易变形,影响焊接。随着真空灭弧室的不断小型化,对电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杯状纵向磁场电极,在螺旋槽取得更小的切入角,更大的旋转角的同时,保证电极若干等份的触指有足够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杯状纵向磁场电极,电极的杯壁开有若干个螺旋槽,螺旋槽均布在杯壁上,螺旋槽与电极上端与触头的焊接面之间具有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螺旋槽没有将与触头之间的焊接面切透,形成的触指在上端与触头的焊接面相连,触指不易变形。与普通的杯状纵向磁场电极相比,这种电极的每个螺旋槽与水平面的夹角θ可以进一步减小,每个螺旋槽上下两端点对应在水平面的转角α进一步加大,同时控制d的尺寸,这样,在产生相当的纵向磁场的同时,电极直径和高度h可以更小。即满足了真空灭弧室小型化的需求,电极的磁场又更强,而且提高了强度,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杯状纵向磁场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杯状纵向磁场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电极,2.与触头的焊接面,3.螺旋槽。
A1、B1、C1、D1、E1、F1为每个螺旋槽的上端点,A2、B2、C2、D2、E2、F2为对应的每个螺旋槽的下端点,每个螺旋槽的上端点距离与与触头的焊接面的距离为d,每个螺旋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每个螺旋槽上下两端点对应在水平面的转角为α,电极的高度为h,电极直径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杯状纵向磁场电极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电极1为杯状结构,电极1的杯壁开有n个螺旋槽3,螺旋槽3均布在杯壁上,螺旋槽3与电极1上端与触头的焊接面2之间具有距离d。即与普通杯状纵向磁场电极不同的是,每个螺旋槽均没有将与触头之间的焊接面2切透。
由于螺旋槽3没有将与触头之间的焊接面2切透,保留了一段距离为d,与普通的杯状纵向磁场电极结构相比,形成的触指在上端与触头的焊接面2相连,这样触指不易变形,因此,与普通的杯状纵向磁场电极相比,这种电极的每个螺旋槽与水平面的夹角θ可以进一步减小,每个螺旋槽上下两端点对应在水平面的转角α进一步加大,同时控制d的尺寸,这样,在产生相当的纵向磁场的同时,电极直径和高度h可以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97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