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凸轮轴的测量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0742.8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4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银;杨涵;许建伟;张中浩;唐飞;俞奎;杨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B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赵百令;刘大玲 |
地址: | 243061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凸轮轴 测量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凸轮轴的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凸轮轴的测量工装。
背景技术
凸轮轴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其影响发动机进排气门的开度升程,对配气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凸轮轴的轴体是一根与汽缸组长度相同的圆柱形棒体,轴体上套有若干个凸轮,每个凸轮的位置是由轴向和圆周向两个方向来限定。
凸轮轴键槽是凸轮轴上各凸轮的加工和装配基准。凸轮轴的相位,通常指各凸轮桃尖和键槽中心间的圆周角度。相位的大小以相位角来计量。如图1所示,O为凸轮轴的旋转中心,B为键槽中心,A为凸轮桃尖,凸轮轴相位的测量即是测量凸轮桃尖A和旋转中心O的连线OA,与键槽中心B与旋转中心O的连线OB的夹角,即图中的θ角。然而,现有技术中,凸轮桃尖的位置难以准确确定是凸轮轴测量工装设计的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凸轮轴的测量工装,用以解决凸轮桃尖的位置难以准确确定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凸轮轴的测量工装,包括:测量元件、基座和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头座、尾座、定位元件和测量元件支柱,其中:
所述凸轮轴设置于所述头座和所述尾座之间;
所述定位元件上设置有与凸轮轴的凸轮桃尖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凸轮的桃尖设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定位元件在所述待测凸轮的桃尖与所述凹槽相匹配时锁定;
所述测量元件设置于所述测量元件支柱上,通过凸轮轴的转动测量凸轮轴的升程和相位角。
优选地,所述定位元件上与所述凸轮轴的凸轮桃尖形状相匹配的凹槽为V型槽,所述凸轮的桃尖设置于所述V型槽内。
优选地,所述头座上设置有头座顶针,所述尾座上设置有尾座顶针;
所述凸轮轴设置于所述头座顶针和所述尾座顶针之间。
优选的,所述测量元件为千分表和角度测量元件。
优选的,所述千分表为数显千分表,所述角度测量元件为角度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凸轮轴的测量工装,将凸轮轴设置于所基座上的头座和尾座之间,将凸轮轴的凸轮桃尖设置于定位元件上设置的与凸轮桃尖形状相匹配的凹槽中,在凸轮的桃尖与凹槽相匹配时锁定定位元件,通过设置于测量元件支柱上的测量元件测量凸轮轴的升程和相位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量工装能够准确定位出凸轮轴的凸轮的桃尖,且测量工装与现有的测量工具相比成本较低且测量时间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凸轮轴相位角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轮轴的测量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凸轮与定位元件的A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凸轮轴的测量工装,图2为该测量工装的结构示意图,该测量工装可以包括:基座11和设置于基座11上的头座12、尾座13、定位元件14和测量元件支柱15,还包括测量元件16。其中:
凸轮轴10与基座11平行设置,并且设置于头座12和尾座13之间,且凸轮轴10可在头座12和尾座13之间转动。
定位元件14上设置有与凸轮轴10的凸轮桃尖形状相匹配的凹槽,凸轮的桃尖设置于该凹槽中,定位元件14在凸轮的桃尖与凹槽相匹配时锁定。
测量元件16设置于测量元件支柱15上,通过凸轮轴10的转动测量凸轮轴10的升程和/相位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定位元件14上与凸轮轴10的凸轮桃尖形状相匹配的凹槽可以为V型槽,凸轮的桃尖设置于V型槽内,定位元件14在凸轮的桃尖与凹槽相匹配时锁定,即定位元件14与凸轮桃尖的两个敏感点接触后锁定,如图3所示,m、n为凸轮桃尖的两个敏感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0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版印刷方法
- 下一篇:用于粒子治疗的辐照规划方法和辐照规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