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风电转换离合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9544.X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8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田育均;高景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育均;高景轩 |
主分类号: | F16D48/06 | 分类号: | F16D48/06;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转换 离合器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开采设备,具体是指一种风电转换离合器控制系统。
中国知识产权局于2009年06月10日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0710077401.7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为一种真空和气压双动力多井抽油系统装置,包括多台由井下分级抽油系统、井上管路调控系统组成的真空压力深井抽油机;包括由多个真空获得器、真空制冷器、气水分离器、水泵、输水管路、电器控制箱、循环水池、温度传感器、工作平台组成水柱塞式真空泵和压缩机,将水柱塞式真空泵和压缩机装置在多台真空压力深井抽油机中心位置,通过真空管路和压缩气体管路与多台真空压力深井抽油机连接成一体构成。本实用新型利用多台真空压力深井抽油机、水柱塞式真空泵和压缩机,通过真空管路、压缩气体管路将其连通构成一体组成,利用水柱塞式真空泵和压缩机规模获得的真空能量和压缩气体为动力,使多台真空压力深井抽油机同时完成深井大流量抽油工作,上述实用新型专利尽管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但其动力源为真空压力深井抽油机、水柱塞式真空泵和压缩机,这几个设备都是以电为动力,耗电量同样很大,也不符合我国目前所提倡的节能环保的要求;上述设备没有对风能进行利用,更没有安装风电转换离合器控制系统。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并且工作性能稳定的风电转换离合器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智能型风电转换离合器控制系统,包括风力传动轴、电机,还包括控制器、转速力矩传感器以及转换离合器,所述转换离合器与风力传动轴和电机输出轴相联接,所述转速力矩传感器将风力传动轴的转速和力矩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据转速和力矩信息控制转换离合器对风力或电力的转换,并对电机进行启动控制。
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所述电机为22kW或37kW的电机。
所述电机为22kW或37kW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风力抽油为主,电力抽油为辅的工作模式,通过风电转换离合器控制系统对风力传动轴的转速和力矩信息进行适时检测,当风力不够大时,会立即启动电机,并通过转换离合器由原来的油田磕头式抽油机与风力传动轴的联接,改为油田磕头式抽油机与电机的联接,不仅节能环保,而且还保证了连续的生产作业,具有工作性能稳定、制能化程度高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力传动轴; 2、电机; 3、控制器;4、转速力矩传感器;5、转换离合器;6、油田磕头式抽油机。
如图1所示,智能型风电转换离合器控制系统,包括风力传动轴1、电机2,还包括PLC控制器3、转速力矩传感器4以及与风力传动轴1和电机2的输出轴联接的转换离合器5,转换离合器5将风力或电力输出到油田磕头式抽油机6,所述转速力矩传感器4将风力传动轴1的转速和力矩信息传送给PLC控制器3,所述PLC控制器3依据转速和力矩信息控制转换离合器对风力或电力的转换,并对电机2进行启动控制。
所述电机2为22kW或37kW的电机。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是将风能作为主要的动力源,为了保证油田磕头式抽油机能正常的工作,将22kW或37kW的电机作为电力动力源的补充,在风力很小时,转速和力矩传感器将该信息传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发出指令给转换离合器,转换离合器将风能系统中的长轴传动机构与油田磕头式抽油机的动力输入轴脱开,与此同时,使油田磕头式抽油机的动力输入轴与电机相联接,并启动电机,通过电机为油田磕头式抽油机提供动能。
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列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育均;高景轩,未经田育均;高景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95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