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沉式车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2479.5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5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安学峰;张文格;张振华;陈志龙;孙瑞晓;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0K15/07;B60R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沉 车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下沉式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全球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促使能源消耗量迅速增加,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问题已成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据预测,我国汽车保有量2020年将达到1.2亿~1.6亿辆。交通能源的97%来源于石油,我国交通消耗石油的比例占全国的50%。交通运输业是目前能源消耗量及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同时,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也明显偏低。因此,交通领域的开源节流已显得极为迫切。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国家就要大力发展相对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由于大巴车车身本身比较高,气瓶又比较重,如果在车顶布置气瓶,既影响整车的通过性,又会增加行驶时的危险性,所以需要将气瓶布置在行李仓内。就要在老的车架结构上进行更改已适应新能源车的要求,但是现有大部分柴油车车架高度尺寸都不能满足安装LNG、CNG气瓶的要求,行李仓难以布置气瓶,这就成了开发新能源车的一大瓶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沉式车架结构,其不但能够解决新能源车架气瓶的布置问题,而且也无需改善车辆原先的车身高度、造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沉式车架结构,车架内设有放置行李的行李舱,所述行李舱的前端设有用于放置气瓶的气瓶舱,所述车架的行李舱前端的气瓶舱根据气瓶高度下降。
更为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沉式车架结构,车架内设有放置行李的行李舱,所述行李舱的前端设有用于放置气瓶的气瓶舱,所述车架的行李舱前端的气瓶舱根据气瓶高度下降,行李舱前端的连接板加长并与车架连接固定,气瓶舱的后部设有上下过渡的方钢并在所述方钢的两侧设有用以加固的斜撑,所述行李舱的连接板通过斜撑加强角进行加固。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下沉式车架结构,其将行李舱前端下沉再加以固定,该下沉部分的行李舱即作为气瓶舱使用,再将气瓶布置在下沉的气瓶舱内,即可解决气瓶高度所带来的安放不便等问题,而且无需改变车身现有的其他结构,提高了加气和检查气瓶时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沉式车架的整体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沉式车架的局部气瓶舱结构图;
1、行李舱;2、气瓶舱;3、气瓶;4、连接板;5、方钢;6、斜撑;7、斜撑加强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描述一种下沉式车架结构,其整体布置如图1所示,车架内设有放置行李的行李舱1,所述行李舱的前端设有用于放置气瓶3的气瓶舱2,气瓶舱2的局部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车架的行李舱1前端的气瓶舱2根据气瓶3高度下降,行李舱2前端的连接板4加长并与车架连接固定,气瓶舱2的后部设有上下过渡的方钢5并在所述方钢5的两侧设有用以加固的斜撑6,所述行李舱1的连接板4通过斜撑加强角7进行加固。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2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