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4702.3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3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嵩;严江;乔海周;王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6 | 分类号: | B60K11/0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冷却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机后置客车的冷却系统由进气隔栅、冷却风道、中冷器、散热器、冷却风扇等构成。客车行驶时,冷却空气由进气格栅进入冷却风道,对散热器和中冷器进行冷却后,经由冷却风扇至出风口,由于受到整车结构的影响,客车冷却循环系统会产生局部流动滞止和热回流的问题,对冷却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具体来说,当客车低速行驶时,受热后的冷却空气经出风口排出后,会回流进入进气格栅,造成冷却空气温度较高;当客车高速行驶时,冷却风道内会形成大面积的滞流区,造成冷却空气充量不足,上面两种情况均会造成冷却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汽车冷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冷却系统,包括安装于车架上的进气格栅、冷却风道,散热器和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道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车架上铰接有打开或者关闭所述进气口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在关闭进气口的状态下防止冷却风扇一端的热空气回流到进气格栅的引流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引流部为弧形且安装于导流板的远铰接处的一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客车高速行驶时,打开导流板,将客车行驶时的迎面气流引入冷却风道对散热器进行冷却,当客车低速行驶时,闭合导流板,引流部阻止排出的热空气回流至进气格栅处,从而防止进气格栅被回流的热空气提温,降低冷却效果,因此通过导流板可以针对客车高速和低速两种不同行驶工况下的冷却系统进行改进,针对客车高速行驶时冷却空气充量不足的状况,通过引入气流,加强对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针对客车低速行驶时热空气回流的状况,通过导流板的引流部阻止热空气回流,防止进气格栅处的冷却空气的温度提升,保证了冷却效果,结构简单实用,适用性强。
由于所述引流部为弧形且安装于导流板的远铰接处的一端,热空气由冷却风扇出来流向进气格栅,流到引流部时,在弧形面的引导下流向客车尾部,防止与汽车迎面气流混合进入进气格栅,提高冷却空气温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1,进气格栅;2,散热器;3,冷却风扇;4,车架;5,冷却风道;6,导流板;61,引流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客车冷却系统,包括安装于车架4上的进气格栅1、冷却风道5,散热器2和冷却风扇3,所述冷却风道5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车架4上铰接有打开或者关闭所述进气口的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包括在关闭进气口的状态下防止冷却风扇3一端的热空气回流到进气格栅1的引流部61,所述引流部61为弧形且安装于导流板6的远铰接处的一端。
当客车高速行驶时,打开导流板6,导流板6将把客车行驶时的迎面气流引入冷却风道5对散热器2进行冷却,当客车低速行驶时,闭合导流板6封闭进气口,引流部61将回流的热空气引向客车尾部,避免回流的热空气回流后跟迎面气流混合进入进气格栅1造成冷却空气的温度提升,从而改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4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