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刹车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2163.X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7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龙;蔡文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飞荣达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3/00 | 分类号: | B62K23/00;D02G3/36;D02G3/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301721 天津市武***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刹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刹车线。
背景技术
刹车系统在自行车、摩托车及汽车的运转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而刹车系统设计的优劣与否,除了刹车器本身的刹车功能以外,刹车线的设计也尤为重要,现有的刹车线一般是分为外部橡胶的空心管以及内部的钢丝两部分进行装配的,装配起来非常不便,此外,现有的刹车线质量较重,强度也不够高,耐化学腐蚀性能差,耐候性不好,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刹车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刹车线装配不便、质量重、不耐化学腐蚀、耐候性差及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刹车线,其中,包括:碳纤维芯线及包覆在碳纤维芯线外的树脂层。
所述的刹车线,其中,所述碳纤维芯线中包含1000~200000根碳纤维。
所述的刹车线,其中,每根碳纤维的直径为5~15微米。
所述的刹车线,其中,所述树脂层为聚酰胺6、聚酰胺66或者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树脂层。
所述的刹车线,其中,所述碳纤维芯线为2束或2束以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刹车线制成碳纤维芯线及包覆在碳纤维芯线外的树脂层,制得的刹车线成型简单、质量轻、耐化学腐蚀、耐候性好、生产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刹车线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刹车线的A-A面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刹车线,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刹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刹车线100包括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内层结构为碳纤维芯线110,外层结构为树脂层120。
在本实用新型的刹车线100中,不限于一束碳纤维芯线,例如是一根刹车线中包含多束碳纤维芯线,每一束碳纤维芯中包含1000~200000根碳纤维,每根碳纤维的直径为5~15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芯线的表面优选经过偶联剂处理,使碳纤维芯线与树脂层的结合力更强。
包覆在碳纤维芯线外部的树脂层120优选由PA6(聚酰胺6)、PA66(聚酰胺66)、PPA(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树脂层)等耐候性良好的树脂材料制成,以提高刹车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刹车线一次成型,在制备刹车线的过程中,挤出机的机头穿过一束连续的碳纤维,从挤出机出来的熔融状态的树脂紧紧的包覆在碳纤维芯线上制成刹车线。碳纤维芯线的直径可以通过调节用于牵引碳纤维芯线牵引机的牵引速度来控制,然后根据所需要的长度,把连续的刹车线进行剪切。
本实用新型的刹车线在制作时,不需要像制作传统的刹车线那样制作空心的外层来装配碳纤维芯线,所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芯线的密度低,其为1.76~1.8g/cm3,而传统的作为刹车线内层的不锈钢的密度为7.5~8g/cm3,同时碳纤维芯线具有高的比强度,做成同样粗细的刹车线,碳纤维芯线的强度远高于不锈钢刹车线的强度。并且重量为不锈钢刹车线的四分之一。此外,碳纤维芯线耐化学腐蚀、耐候性好,制造成本低。
进一步,还可在树脂层中添加抗氧剂、抗紫外老化剂等助剂,以提高树脂层的耐候性,还可根据不同的外观需要添加不同的色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刹车线制成碳纤维芯线及包覆在碳纤维芯线外的树脂层,制得的刹车线成型简单、质量轻、耐化学腐蚀、耐候性好、生产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飞荣达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飞荣达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21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