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叉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4827.8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8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孟得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海古德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叉送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输送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叉送机。
背景技术
现在有高温炉入料和出料多为手动叉车取放产品,存在定位不精准,作业人员工作比较烦琐的问题,且时常会发生叉车把高温炉撞坏的情况。不仅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且会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高温炉特殊性及方便作业人员作业、减少人工作业流程的自动叉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叉送机,包括位于上部的支架和位于下部的箱体,支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叉送手臂和配重,叉送手臂和配重通过链条相连接,支架的顶端设有第一步进马达,第一步进马达与叉送手臂相连,第一步进马达控制叉送手臂的上下运动,箱体中设有第二步进马达,第二步进马达与叉送手臂相连,第二步进马达控制叉送手臂的前后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叉送机设有PLC,PLC控制各组件的运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上安装叉送手臂的一侧安装有多个第一感应器,叉送手臂上安装有多个第二感应器,叉送手臂的前端设有第三感应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叉送机的底部设有直线轨道,箱体中还设有电动机,电动机控制自动叉送机在直线轨道上的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顶端两侧各设有一个定滑轮,用于连接叉送手臂和配重的链条通过定滑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箱体的四边上各设有一个光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叉送机的后端设有一个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的叉送手臂上下运动由第一步进马达控制,叉送手臂与配重相连,通过配重进行重量平衡,使得第一步进马达接近空载,保证叉送手臂基本上没有震动。第二步进马达带动滚珠丝杆进行传动叉送手臂的运动,保证叉送手臂前后运动的平稳无震动。直线导轨承载自动叉送机轨道上左右行走平稳定位,震动非常的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叉送机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叉送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叉送机,自动叉送机上部为支架1,下部为箱体2。支架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叉送手臂3和配重4。叉送手臂3位于自动叉送机的前端。叉送手臂3为L形,叉送手臂3的L形较长的一端水平放置,叉送手臂3的L形较短的一端通过链条与配重4相连接。叉送手臂3下端设有滚珠丝杆7,滚珠丝杆7与叉送手臂3通过法兰螺母上的一块固定板相连接,滚珠丝杆7位于叉送手臂3的下端。滚珠丝杆7与第二步进马达8通过连轴器连接。第二步进马达8转动,经连轴器带动滚珠丝杆7转动,法兰螺母与滚珠丝杆7将滚珠丝杆7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法兰螺母的反向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叉送手臂3直线运动。第二步进马达8设置于箱体1中。第二步进马达8用于控制滚珠丝杆7的水平方向上的前后运动,从而控制叉送手臂2的水平方向上的前后运动。支架1的一侧设有叉送手臂3,另一侧设有配重4。叉送手臂3与配重4通过链条相连接。支架1上端的两侧各设有一只定滑轮5,连接叉送手臂3和配重4的链条通过定滑轮5保持配重4和叉送手臂3的重力平衡。支架1的顶端设有第一步进马达6。第一步进马达6与叉送手臂3相连接,控制叉送手臂3的上下运动。箱体2的四个侧边各设有一个光幕10,光幕10采用光电开关。在自动叉送机在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当人或物体靠近自动叉送机,落入光幕10的检测范围中时,自动叉送机便会自动停止。自动叉送机的后部安装有一个触摸屏15,通过触摸屏15控制把数定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可手动修改数值从而控制叉送手臂3的上下运动及前后运动的速度。自动叉送机上设有PLC,人工通过触摸屏15来发出指令,要求机器运动到设定好的位置,发出指令后触摸屏15把信号传给PLC,由PLC来发出执行命令,机器运动到位置后,传感器测到机器后把信号传给PLC,PLC通过计算机器已达到预定位置,PLC发出信号执行马达停止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海古德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海古德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48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化塑料的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软管自动对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