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1443.0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7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庄济宁;赵小羽;张送;谢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杨雪松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包作为整车的动力源。电池包在车上的布置对安装环境有着一定的散热要求。如果布置空间无法满足电池包的散热要求,将影响电池包的功能和寿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已有的电动车电池包一般在电池包结构上设计散热装置,一般的方法是在电池包或电池箱壁上开通风口,这将降低电池包的IP等级;此外,还有的方法是在电池包内设计水冷系统,但是,这种方法的电池包结构复杂,增大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不利于纯电动汽车市场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满足电池包的良好的散热性能要求,并且保证电池包的IP等级的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包括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设置于车厢底板上,且位于由车厢底板、左封板、右封板、货厢地板和前封板围成的半封闭空间内;所述左封板、右封板、前封板和货厢地板与所述电池包之间分别有一定可通风间隙;所述车厢底板为带有突筋的板状结构;所述前封板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安装导风罩,所述导风罩的前端开口,所述导风罩的左、右两端和后端封闭;所述导风罩的下方安装进风风扇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货厢地板为带有突筋的板状结构。
所述前封板上还设有接插件操作口。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为前端进风,电池包的底部、顶部及左、右两侧通风,电池包的尾部排风的半封闭式散热结构,有利于电池包的均匀散热。电池包安装空间内的热气流经过与外部空间的冷气流进行交融,带走了电池包散发出来的热量,降低了电池包安装空间内的温度,从而给电池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可以满足电池包的布置要求,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同时该结构不仅满足了电池包对散热空间的严格要求,还提高了电池包的IP等级,保证电池包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的前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的安装空间结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的气流流通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包 2、车厢底板 3、左封板 4、右封板 5、货厢地板
6、前封板 7、左侧气流通道 8、右侧气流通道 9、顶部气流通道
10、突筋 11、底部气流通道 12、进风口 13、导风罩
14、进风风扇装置 15、突筋 16、接插件操作口 17、车身件
18、接插件口封盖 19、接插件封盖安装孔 20、导风罩安装孔
21、货厢地板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包括电池包1,为了安装结构和安装工艺的简单,电池包1布置在车厢底板2上。由于电池包为密封的箱体,电池工作中会散热,热量通过电池包的金属箱壁散发出来,因此对于电池包的布置空间有一定的散热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电池包的散热结构在布置空间上设计成半封闭式散热结构,形成前后空气流通的循环空间,利于电池包的散热,具体地说是在电池包左右两侧,设计左封板3和右封板4,把电池包空间与外部空间隔开,电池包位于由车厢底板2、左封板3、右封板4、货厢地板5和前封板6围成的半封闭的循环空间内,该循环空间的前端和左右两侧为封闭结构,其中,左封板和右封板属于对称件,成高低状;左、右封板之间的距离满足电池包的安装需求,同时左、右封板与电池包的左、右箱壁侧壁之间还应留有一定的间隙,形成左侧气流通道7和右侧气流通道8。
电池包与货厢地板之间有一定可通风间隙,形成顶部气流通道9。车厢底板设计成突筋形式,即带有突筋10的板状结构;车厢底板不仅加强底板的刚度和强度,同时突筋10形成的凹凸不平的底板面与电池包的底面之间形成空气流通的底部气流通道11,利于电池包安装空间的空气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1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饰件的发泡模具
- 下一篇:基于视窗位移输出广告信息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