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交通安全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9227.2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9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刚 |
主分类号: | E01F9/012 | 分类号: | E01F9/0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16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交通安全 警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属于交通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道路及各类等级公路在设置交通标志时,均需在路中间或路边预置凹坑,预埋基础,以固定设置交通标志等安全设施。这存在工期长,施工繁琐的缺陷。同时,若已设置的交通标志等安全设施被损坏,维护也极为不便,均需重新制作预埋基础,并且这种固定设置的交通标志等安全设施无法通过移动进行位置上的调整、机动性差。
现有交通标志在夜间使用,尤其是在道路隔离设施,比如中心隔离护栏、中心水泥隔离墩端头部位设置的警示标志,由于自身不发光,在照明不足的情况下致使标志不够醒目,而无法充分发挥警示标志的功能,进而经常出现被误刮,误碰撞,以至于损坏的情形,这都给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造成了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交通标志由于警示标志不醒目而无法实现标志目的,及其被固定设置,不易于进行位置调整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移动交通安全警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移动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它包括金属基座,金属基座由基底和基身组成,
基底呈底端为平面的圆盘形,基身呈圆柱形或椭圆柱形,基底与基身同轴连接;
所述基底和基身的外表面均设置光反射层。
所述基身的上表面呈半球状突起。
它还包括支撑杆和交通指示牌,
支撑杆的首端与基身同轴固定连接,交通指示牌固定在支撑杆上,并且位于支撑杆的上半段。
它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指示灯,
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支撑杆的末端,指示灯嵌放在支撑杆的下半段;
太阳能电池板用于为指示灯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金属基座为钢质基座。
所述金属基座内部灌注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基座制作,其重量相对较重,能够保证其稳定性;易移动,机动性强,可随时设置在任何道路、广场、小区及庭院等公共场地,其结构牢固,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在设有中心隔离设施的道路上使用,它能够有效预防夜间行车撞击中心隔离带而产生的交通事故,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事故率,进而避免了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可移动交通安全警示装置,它包括金属基座,金属基座由基底1-1和基身1-2组成,
基底1-1呈底端为平面的圆盘形,基身1-2呈圆柱形或椭圆柱形,基底1-1与基身1-2同轴连接;
所述基底1-1和基身1-2的外表面均设置光反射层。
本实施方式中,基底1-1和基身1-2外表面的反射层可以采用油漆涂层或贴覆反光膜,以利于夜间对光的强反射,起到强警示作用。油漆涂层或反光膜的外表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呈现黄黑条形、黄黑方格形、红白条形或红白方格形。
基底1-1和基身1-2可以为一体件,压型制作而成。
当选择圆柱形基身1-2时,其直径可为400mm-500mm;当选择椭圆柱形基身1-2时,其尺寸可为500mm*1000mm。基身1-2高为400mm-800mm。
基底1-1的直径为600mm-900mm,或为600mm*1200mm的椭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基身1-2的上表面呈半球状突起。
本实施方式中,基身1-2的半球状突起直径可为300mm-400mm,高为15mm-20mm。
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或二的进一步说明,它还包括支撑杆2和交通指示牌3,
支撑杆2的首端与基身1-2同轴固定连接,交通指示牌3固定在支撑杆2上,并且位于支撑杆2的上半段。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杆2的尺寸可以采用60mm*60mm*2000mm的方形钢管或直径为80mm的圆柱形钢管。
交通指示牌3的规格可为550mm*550mm。
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对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的进一步说明,它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4和指示灯5,
太阳能电池板4固定在支撑杆2的末端,指示灯5嵌放在支撑杆2的下半段;
太阳能电池板4用于为指示灯5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指示灯5可设置为红、蓝爆闪警示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刚,未经刘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92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