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晶闸管阀串触发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0920.3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6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杜宏斌;许文哲;林钢;敬伟;韩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工业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723 | 分类号: | H03K17/723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10008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晶闸管 触发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电网及电力系统中的晶闸管阀,特别涉及高压晶闸管阀串触发电路的改进。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大量用到晶闸管软并网装置以及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晶闸管是其中的核心器件,对晶闸管的触发保护技术构成了这类电力电子装置的核心技术。图1是目前的一种高压晶闸管阀串触发电路的电原理图。它由正串触发与去磁驱动单元、反串触发与去磁驱动单元、正串脉冲变压器组和反串脉冲变压器组组成。正串触发与去磁驱动单元包括4个光电开关O1至O4、4个场效应管T1至T4和电阻R1至R14;电阻R2的一端与正串去磁驱动脉冲列的输入端PDO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电开关O2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低压电源VCC和第一光电开关O1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电开关O2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一光电开关O1的负输入端与第二光电开关O2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第一激励电源正极V1+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一光电开关O1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一光电开关O1的负输出端与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T1的栅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激励电源负极V1-和第一场效应管T1的源极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第三激励电源正极V3+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二光电开关O2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二光电开关O2的负输出端与第四场效应管T4的栅极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与第四场效应管T4的栅极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激励电源负极V3-和第四场效应管T4的源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正串触发驱动脉冲列的输入端PTO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四光电开关O4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分别与低压电源VCC和第三光电开关O3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四光电开关O4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三光电开关O3的负输入端与第四光电开关O4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第二激励电源正极V2+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光电开关O3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三光电开关O3的负输出端与第二场效应管T2的栅极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T2的栅极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激励电源负极V2-和第二场效应管T2的源极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第三激励电源正极V3+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四光电开关O4的正输出端连接,第四光电开关O4的负输出端与第二场效应管T2的栅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T2的栅极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激励电源负极V3-和第二场效应管T2的源极连接,电阻R13的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T1的漏极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功放电源正极V4+连接,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T2的漏极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功放电源正极V4+连接,第一场效应管T1的源极为正串触发与去磁脉冲第二输出端B,第二场效应管T2的源极为正串触发与去磁脉冲第一输出端A,第三场效应管T3的漏极与第一场效应管T1的源极连接,第三场效应管T3的源极与功放电源负极V4-连接,第四场效应管T4的漏极与第二场效应管T2的源极连接,第四场效应管T4的源极与功放电源负极V4-连接,功放电源负极V4-与第三激励电源负极V3-连接;正串脉冲变压器组由正串脉冲触发线L1和一组正串脉冲变压器MP1至MPn组成,每个正串脉冲变压器均为绕有触发线圈的磁环,正串脉冲变压器的数量n等于被触发正向晶闸管的数量,正串脉冲触发线L1穿过正串脉冲变压器组的所有正串脉冲变压器的中心孔,正串脉冲触发线L1的一端与正串触发与去磁脉冲第一输出端A连接,正串脉冲触发线L1的另一端与正串触发与去磁脉冲第二输出端B连接;反串触发与去磁驱动单元包括4个光电开关O5至O8、4个场效应管T5至T8和电阻R15至R28;电阻R16的一端与反串去磁驱动脉冲列的输入端NDO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六光电开关O6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15的一端分别与低压电源VCC和第五光电开关O5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六光电开关O6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五光电开关O5的负输入端与第六光电开关O6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与第五激励电源正极V5+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五光电开关O5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五光电开关O5的负输出端与第五场效应管T5的栅极连接,电阻R23的一端与第五场效应管T5的栅极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激励电源负极V5-和第五场效应管T5的源极连接,电阻R20的一端与第三激励电源正极V3+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第六光电开关O6的正输出端连接,第六光电开关O6的负输出端与第八场效应管T8的栅极连接,电阻R26的一端与第八场效应管T8的栅极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激励电源负极V3-和第八场效应管T8的源极连接,电阻R18的一端与反串触发驱动脉冲列的输入端NTO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第八光电开关O8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17的一端分别与低压电源VCC和第七光电开关O7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八光电开关O8的负输入端连接,第七光电开关O7的负输入端与第八光电开关O8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21的一端与第六激励电源正极V6+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第七光电开关O7的正输出端连接,第七光电开关O7的负输出端与第六场效应管T6的栅极连接,电阻R25的一端与第六场效应管T6的栅极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激励电源负极V6-和第六场效应管T6的源极连接,电阻R22的一端与第三激励电源正极V3+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第八光电开关O8的正输出端连接,第八光电开关O8的负输出端与第六场效应管T6的栅极连接,电阻R24的一端与第六场效应管T6的栅极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激励电源负极V3-和第六场效应管T6的源极连接,电阻R27的一端与第五场效应管T5的漏极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与功放电源正极V4+连接,电阻R28的一端与第六场效应管T6的漏极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与功放电源正极V4+连接,第五场效应管T5的源极为反串触发与去磁脉冲第二输出端D,第六场效应管T6的源极为反串触发与去磁脉冲第一输出端C,第七场效应管T7的漏极与第五场效应管T5的源极连接,第七场效应管T7的源极与功放电源负极V4-连接,第八场效应管T8的漏极与第六场效应管T6的源极连接,第八场效应管T8的源极与功放电源负极V4-连接;反串脉冲变压器组由反串脉冲触发线L2和一组反串脉冲变压器MN1至MNn组成,每个反串脉冲变压器均为绕有触发线圈的磁环,反串脉冲变压器的数量n等于被触发反向晶闸管的数量,反串脉冲触发线L2穿过反串脉冲变压器组的所有反串脉冲变压器的中心孔,反串脉冲触发线L2的一端与反串触发与去磁脉冲第一输出端C连接,反串脉冲触发线L2的另一端与反串触发与去磁脉冲第二输出端D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工业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工业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0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可密封的囊袋的压力衣
- 下一篇:莱卡氨纶汗布面料的定型后整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