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层电极线路的电容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1190.5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9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秋强;郑清交;沈奕;吴永俊;余荣;吕岳敏;孙楹煌;高嘉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轩 |
地址: | 515065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层 电极 线路 电容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屏,尤其涉及一种单层电极线路的电容触摸屏。
背景技术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一般包含由多个沿X方向延伸的X电极队列和多个沿Y方向延伸的Y电极队列组成的感测电极层,感测电极层可以采用多层电极设计,也可以采用单层电极设计。多层电极设计包括当前的双面ITO设计、跳线设计,这些设计需要制作多个膜层,工艺复杂度较高。
相比于一般的电容触摸屏,一体式电容触摸屏(OGS,On Glass Solution)具有低厚度的有点,其仅采用一片基板,而将遮掩层、装饰图案、感测电极层及相应的电路都制作在该基板的背面,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电容触摸屏一般采用多层电极设计,在一片基板的背面同时制作遮掩层、装饰图案、多层电极及相应的电路,将会导致其制造工艺复杂度进一步地提高。
相比于多层电极设计,单层电极设计的感测电极层,只需由一个透明导膜制作而成,制造工艺较简单。从电路上说,尽管属于不同列的同一行x电极可以在电路上连在一起,然而由于受到列电极的隔阻,每一列的x电极都需要从列的端部连出,最终导致其外接线路的数量非常多,容易造成电路外接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层电极线路的电容触摸屏,能够大量减少外接连线的数量,使得电容触摸屏的尺寸更大、触摸点的密度更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层电极线路的电容触摸屏,包括基板、感测电极层、驱动IC和外接端,感测电极层、驱动IC和外接端均设置在基板的内侧面上,感测电极层的电极引出线与驱动IC连接,驱动IC与外接端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感测电极层包括多个沿Y方向延伸的感应列,每个感应列包括一个沿Y方向延伸的Y电极和多个X电极,在X方向上,各个感应列的X电极构成沿X方向延伸的X电极队列;还包括将感测电极层中同一X电极队列的电极引出线连接在一起的跳线结构,跳线结构设置在驱动IC上或驱动IC接入端的电极引出线上。
通过驱动IC上或驱动IC接入端的电极引出线上设置跳线结构,将同一X电极队列的电极引出线连接在一起,使得所需的外接端数量大量减少,从而大量减少外接连线的数量,使得电容触摸屏能够做得尺寸更大、触摸点的密度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跳线结构设置在驱动IC上,跳线结构包括设置在驱动IC中的多条跳接线。驱动IC通过COG(chip on glass)技术贴附在基板上,驱动IC与基板之间具有一层各向异性导电胶层,跳接线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中的导电小球将同一X电极队列的电极引出线连接在一起。由于跳接线设置在驱动IC上,因此,使得电容触摸屏的集成度更高,结构上更加简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电极引出线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为电极线,另一段为金属连线,电极引出线具有金属连线的一端与驱动IC接入端连接。将电极引出线分成电极线、金属连线两段,金属连线可以采用金属层图形化而成,一方面减少了金属连线(周边线路)的电阻,另一方面金属连线的宽度能够制作得更小,减少金属连线(周边线路)所占用的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跳线结构设置在与驱动IC接入端连接的电极引出线上,跳线结构包括支撑层、由多条跳接线并排而成的导电层、绝缘层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导电层、绝缘层和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依次设置在支撑层的外侧面上;沿各条跳接线的延伸方向,绝缘层上设有多个通孔,跳接线从通孔露出并与各向异性导电胶层的导电小球接触。在进行接线时,将跳线结构具有各向异性导电胶层的一面(外侧面)贴附到电极引出线端部相应的基板上,跳接线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胶层中的导电小球将同一X电极队列的电极引出线连接在一起。这样,使得与驱动IC连接的线路更少,无需在驱动IC中加入跳线功能,可以选用更加常见的驱动I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未经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1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